1、选择题 《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而言,最严重的后果是
A.外国列强大批入侵
B.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C.封建的自然经济解体
D.中国开始丧失独立自主的地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南京条约》的签订,对中国而言,最重大的影响是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鸦片战争后,正是由于中国逐渐丧失了独立自主的地位,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AB不是最严重的后果,C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历史潮流和社会进步趋势。
考点:本题考查近代列强侵华。
点评:“半殖民地”和“半封建”都包含有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内涵。“半殖民地半封建”是专有名词,注意不应出现“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字眼。 “半殖民地”在政治上是指丧失了部分而不是全部的独立自主权;在经济上是指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销售市场、投资场所等。“半封建”是指既保存了封建主义,又发展了资本主义。“半殖民地”是历史的沉沦,“半封建”是历史的进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
A.洋务运动
B.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辛亥革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中世纪时,封建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占统治地位,“被轰出中世纪”指的是鸦片战争使中国从封建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B。
考点:鸦片战争
点评:鸦片战争是资本主义的英国用武力打开中国大门的—场侵略战争。它给中国人民带来了野蛮、屈辱,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1935年10月初,蒋介石在成都先后作了题为“建设新四川的根本要道”和四川治乱为国家兴亡的关键”的演讲,强调四川地位的重要及其与国家治乱、民族兴衰的密切关系,第一次明确、公开地提出了天然是复兴民族的最好的根据地”的思想,肯定地阐明了以四川为根据地的思想。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国民政府
A.开始全面抗战的政策
B.应对日本扩大侵华作抗战准备
C.加强西南建设以剿灭共产党和红军
D.重视西部开发以促进全国稳定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蒋介石重视四川的出发点主要是从抗战的角度,所以C项的剿灭共产党和红军、D项的西部开发应该予以排除,材料体现了国民政府应对日本扩大侵华作抗战准备,但1935年当时并没有开始全面抗战,故A项也予以排除。故本题选B。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国民党抗战准备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武昌起义后,帝国主义“严守中立"的真正动机是
A.不干涉中国革命
B.为“南北议和”创造条件
C.充当和平使者
D.寻找新的代理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注意帝国主义的“严守中立”只是表面现象,“严守中立”的实质是积极寻找新的代理人。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武汉三镇作为长江流域的重要城市,近代许多重大事件发生在这里,其中包括
①辛亥革命的爆发?②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
③八七会议的召开?④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武汉三镇包括:武昌、汉口、汉阳。在武昌爆发的辛亥革命,在汉口召开的八七会议,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了“七一五’’反革命政变,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