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港澳问题与台湾问题在性质上的不同之处是
A.前者是中国内政,后者是历史遗留问题
B.前者是历史遗留问题,后者是中国内政
C.后者允许保留军队
D.前者是不平等的国际问题,后者是平等的国内问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诗经.十月》用这样八个字“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来形容春秋时代的变化,下列内容与此相吻合的是
A.“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B.“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C.“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
D.“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高岸为谷,深谷为陵”是指高岸变成深谷,深谷变成大土山,常喻人世间的重大变迁。结合春秋时代的特征,出现了诸侯王的权利旁落到重要大臣手中的现象,C项与题意相符,A B D三项均没有上下颠倒,本末倒置的巨变含义。
点评:本题主要涉及对中国古代传统文化思想内涵的考查,这种考查形式高考中大量呈现,每年都会以崭新的材料出现,需要学生一方面掌握扎实的历史知识,另一方面还需要提高语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0分)
从专制到民主,从人治到法治,是人类文明的重大进步。阅读表格材料信息:
鸦片战争后,清朝政治体制的演变:
1850年代
| 初步确童了近代海关 制度,主要由外人操纵,即所谓的“洋关”
|
1860年代
|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成立
|
1901年
| 清廷宣布设立外务部取代总理衙门;清廷下令停止武科举,将新军体制推向全国
|
1903年
| 清中央增设“商部”并开始制定各项商律,陆续出台《奖励公司章程》、《公司律》、《破产律》等
|
1905年
| 清廷成立“学部”,从此,教育行政从礼部中独立出来
|
1908年
| 清廷公布《各省咨议局章程》,之后,各省代议机构?一子议局成立
|
1910年
| 中央代议机构?——资政院成立
|
1911年
| 清廷颁行内阁官制,内阁设立总理大臣、协理大臣及外务、民政等10个部 。 ——摘编自袁行霈、严文明等主编的《中华文明史》
|
?
请回答:
(1)阅读表格材料并
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概括晚清政治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
(2)试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反映了怎样的社会变迁?? (6分)
参考答案:(10分)
(1) 变化:清政府加快了改革的步伐;设立了一些新的机构;制定了许多法律;学习西方彷行立宪。(任答两点得4分)
(2)社会变迁:中国遭受西方侵略,民族危机加深;中国社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中国的大门被打开
,与世界的联系加强;社会阶级关系变化,矛盾加剧,要求变革的呼声越来越大;中国政治民主化进步,历史处于变革转型期。(每点2分,任答3点即可得6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周恩来说:今天的主要问题,是先做到不失业、不饥饿。为此,《共同纲领》规定公私企业目前一般应实行八小时至十小时的工作制。这说明当时最紧迫的问题是 (? )
A.迅速恢复国民经济
B.改善工人生产条件
C.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D.建立社会主义民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是1949年,再结合题干信息“先做到不失业、不饥饿”可知,当时最紧迫的问题是恢复国民经济,故A项正确;改善工人生产条件与题干“实行八小时至十小时的工作制”的信息不符,故B项错误;CD两项与1949年的时代背景不符,故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04年10月14日,袁隆平和另一位西非专家受到联合国的表彰,两人分享了25万美元的奖金。袁隆平的突出贡献集中在()
A.航天科技领域
B.水稻良种培育
C.信息网络研究
D.“两弹一星”设计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袁隆平的最大贡献是培养了水稻良种,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世界人口的吃饭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