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欧·亨利(1862——1910年)是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作家,他善于描写小人物的不幸命运,揭示资本主义的不平等与虚伪。在艺术上,他的小说常常以“带泪的微笑”和辛酸的欢乐打动读者,善于构思一个出入意料的结局,这种写法称为“欧·亨利笔法”。据此判断,“欧·亨利笔法”应该属于
[? ]
A.现实主义
B.浪漫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托尔斯泰出身于贵族家庭,就读于喀山大学,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后来他退学回到故乡,在自己的领地上作改革农奴制的?尝试。1851-1854年他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还参加过克里米亚战争。几年的军旅生活不仅使他看到上流社会的腐化,而且为以后在其巨著《战争与和平》中能够逼真地描绘战争场面打下?了基础。
材料2: 法国原有一个艺术社团,组织松散,没有明确的纲领,艺术家们聚集在一起仅仅因为画风一致,便共同举办展览。1874年,他们自称为“无名的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协会”,在巴黎举办第一次展览。在展览中,莫奈的油画《日出·印象》的标题被一位保守的记者路易·勒鲁瓦在文章中借用作为嘲讽,称这次展览是“印象派画家的展览会”,“印象派”由此得名。?
(1)材料1中的托尔斯泰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请指出他的三部长篇巨著及列宁对他作品的评价。
?
(2)材料2中指出了印象画派名称的由来,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印象画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印象画派产生的背景。
?
3、判断题 雨果评价巴尔扎克的作品是“一座高大而坚固的、建立在花岗岩基础上的丰碑”。其作品是
[? ]
A.《红与黑》
B.《人间喜剧》
C.《战争与和平》
D.《唐璜》
4、判断题 有学者认为:“大约在1660-1789年,西欧智力和文化的历史经历了中世纪以来最重大的变化。”其“重大的变化”主要包括
①宗教改革兴起?②启蒙运动兴起
③近代科学的迅速发展?④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起与发展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判断题 某学生在学习“19世纪中期法国文学艺术流派”时发现一段残缺不齐的句子:“①主义偏重主观、表现;②主义偏重客观、再现。①主义偏重内心,向自我心理世界探求,揭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②主义偏重向外,向感性世界开掘,描绘大千世界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剧烈的斗争。”与句中①、②两处文学艺术流派相对应的法国文艺作品分别是
A.《人间喜剧》、《悲惨世界》
B.《巴黎圣母院》、《拾穗者》
C.《自由引导人民》、《格尔尼卡》
D.《苹果车》、《安娜·卡列尼娜》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