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实质是:
A.就越多发展需要超前性
B.通过教育的发展提高国家和民族的竞争力
C.教育的发展需要加强国际交流
D.教育的发展要适合本国国情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我国人口特别少的33个少数民族,如基诺、络巴等,在全国人大都有1位人大代表的名额,由此可见
A.人民代表大会制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基本政治制度
C.人民当家作主是包括我国所有少数民族人民在内的当家作主
D.少数民族人民可以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每个个少数民族都有1位人大代表,说明人民当家作主是包括我国所有少数民族人民在内的当家作主,正确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太学是中国古代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汉代太学中教学的主要内容有
①《诗》?②《书》?③《墨子》?④《春秋》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太学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知汉代教学的内容没有《墨子》。其它是正确的。通过排除法,所以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鸦片战争以来,随着近代工商业的发展,城市近代化的基础设施在通商口岸和一些商埠逐步兴起,人们的生活习俗随之发生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要数
A.北京
B.南京
C.上海
D.天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两汉时期,中外交往频繁,与亚欧等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其中包括 ①、甘英到达大秦 ②、中国和欧洲国家直接友好往来 ③、中西交通有陆路和海路 ④、汉朝丝织品远销欧洲、铜镜传到日本 ⑤、朝鲜人开始使用汉字 ⑥、冶铸技术西传到欧洲,东传日本
A.③④⑤⑥
B.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④
D.②④⑤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两汉时期对外关系的有关史实。公元97年,班超派副使甘英出使大秦。甘英行至波斯湾,未能到达大秦,①不符合题目要求,由此可排除选项C;《后汉书》记载,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出的使者,终于到达东汉,将象牙,犀角等物赠给东汉皇帝。这是正史中关于中国同欧洲直接往来的最早记载,由此可确定②应选,因此可排除选项A;张骞通西域以后,沟通中西的陆上要道即著称于后世的“丝绸之路”开通,通过“丝绸之路”中西交通开通了,汉武帝以后,还开辟了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即“海上丝绸之路”,它的开通,加强了中国和东南亚、南亚各国的关系,从水路沟通了东西外交圈之间的联系,由此可确定③应选,因此可排除选项D。由上面的分析可知正确答案是B。本题除了考查学生对史实的再认再现外,同时考查了学生的解题技巧,值得重视。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