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知识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试题强化练习(2018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程朱理学以儒学为宗,吸收佛、道思想,强调理是万物本源,在人类社会中理表现为“三纲五常”的伦理道德。理学将天理、仁政、人伦、人欲内在统一起来,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维护封建伦理道德。故选C。 本题难度:一般 2、综合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难度中等。考察儒家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其实是百家争鸣的背景。第二问难度较大,考查董仲舒思想和朱熹理学,均是为维护君主专制,其差异与思想构成相关。第三问要结合材料中“以理性或真理,便可治国平天下“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来归纳。启蒙思想家宣扬中国儒家思想是以之为武器,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有学者认为,王阳明心学对朱子理学的改造正如在西方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具有同等的价值与地位,称其为“中国的马丁·路德”。主要是因为二人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王阳明心学强调人的心,而马丁·路德强调每个人都可以阅读圣经,都可以与上帝对话,这些都是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所以答案选A;王阳明心学并没有体现教权的束缚,排除B;不管是王阳明还是马丁·路德都没打破正统思想,王阳明的心学依然是属于儒家思想,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依然属于宗教,C说法有误;王阳明心学并没有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只是将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D说法有误。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王阳明心学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本题难度:困难
4、综合题 (18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宋代在中国古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在宋元时代, 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英国科学院院士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所说:“中国的科技发展到宋朝,已呈巅峰状态,在许多方面实际上已经超过了18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的英国或欧洲的水平。”
(1)结合所学的知识,举三例说明宋朝的科技发展“已呈巅峰状态”及对世界文明的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6分)
材料二: 程朱坚认一草一木皆有理,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之类,无非这理。……不仅如此,程朱以为须穷究事物内在之理。其说乃不免以物为外在,析心与理为二。阳明认为其结果是心必将丧失其方向与动力。阳明说,如其理外在于心,则亲没之后,吾心即无孝之理及孝亲之心。
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强调书法的精神气度。他还认为,“我书意造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宋徽宗赵信以画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如一次出考题“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2)理学又被称为“新儒学”,据材料二说明其“新”在何处。(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新儒学的产生对宋代文人书法和绘画特点的影响。(2分)
材料三:成于康熙二年的《明夷待访录》,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及其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治弊端,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卓越见解……
自二十七岁起,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奏章之类,辑录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录,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开始撰写《天下郡国利病书》……
他公开以“异端”自居,毕生以反对礼教、抨击道学为己任。……反对“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提出天理、人欲没有区别的见解
(3)材料三反映了哪些思想家的什么主张? (3分)分析他们这样做的社会原因。(3分)
(4)综合材料二、三,概括说明明清时期儒学发展的趋势。(2分)
参考答案:
(1)科技与影响:①活字印刷术,推动世界文化的传播;(2分)
②火药广泛运用于军事,帮助西方资产阶级在近代战胜封建专制;(2分)
③指南针运用于航海, 在地理大发现中(或新航路的开辟)起了重要作用(2分)
(2)新特点:把儒家伦理道德上升到天理高度;增加了儒学的哲学思辨色彩 (2分)
影响:书法上强调精神气度,绘画上更加注重意境(2分)
(3)主张:黄宗羲批判君主专制,主张法治;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李贽向儒学发起挑战(3分)
原因: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理学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或反映了当时人们追求个性自由发展的愿望)(3分)
(4)特点:一方面理学逐渐走向极端(或“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完成”) (1分)。
另一方面出现反传统儒学,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1分) 。
本题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宋代科技成就的掌握及其对世界文明所产生的影响的分析。回答时首先要联系所学,明确宋代的哪些科技成就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然后再具体分析对世界文明的影响。同时注意题目的具体要求“举三例”加以说明。
第(2)问,主要考查学生对程朱理学特点及影响的分析与认识。回答“特点”时,要注意联系宋代之前儒学的情况,再结合程朱理学的主张及时代特征,进行对分析归纳。对于影响,要结合这一时期书法及绘画上的成就、特点分析解答。
第(3)问,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的分析与理解。回答前一问要紧扣材料,同时联系所学。如材料“……《明夷待访录》,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及其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治弊端,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卓越见解……”体现的是黄宗羲的思想;材料“……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辑录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录……撰写《天下郡国利病书》……”反映的是顾炎武的思想;“他公开以“异端”自居,毕生以反对礼教、抨击道学为己任。……反对“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体现的是李贽的思想。结合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思想状况回答原因。
第(4)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特点的分析与归纳能力。材料二反映的是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理学的阶段,使儒学得到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材料三则出现了对儒学的批判,体现了这一时期思想界的新现象与时代特征。
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的科技成就?宋代科技;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程朱理学;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黄宗羲等进步思想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著名哲学家稽文甫先生认为“(王)阳明实可算是道学界的马丁·路德”,是因为
①他们都突出了人的主体意识 ②他们都主张“良知”和“知行合一”
③他们都使正统思想出现世俗化的倾向 ④他们都将人从神权统治下解放出来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致良知,路德主张因信称义,故①正确;路德没有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思想,故②排除;王阳明主张内心反省,致良知,这样人人都可以变成圣人,路德主张因信称义,人人直接和上帝沟通,故③正确;中国不存在神权统治,故④排除;故答案为C项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王阳明的思想;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宗教改革·马丁·路德的思想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凡尔赛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