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据初步统计,1913年至1921年,我国面粉工业23.5%集中在上海,22.7%集中在哈尔滨,原料主要产地河南、河北、山东却极少。1922年全国共有150万枚纱锭,41.8%集中在上海,37.9%在天津、武汉、无锡、南通、青岛。材料主要表明近代中国民族工业
A.原料供应不足
B.发展速度迅猛
C.资本明显短缺
D.地区分布失衡
2、判断题 20世纪末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反映这一趋势的有(?)
①APEC组织的建立②欧元诞生③中国加入WTO ④中国国内近年连续多次大幅提高汽油价格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判断题 俞可平在《60年来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中说:“新中国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延续过程。改革开放前30年的民主建设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搭建了基本的制度框架。”构成这些框架的内容有
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③ 民主共和政体 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④
4、判断题 下列资料中,最确切的反映出国家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是
A.3亿多无地少地农民获得了4667万公顷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
B.参加互助组的农户达到4536.4万户,占农户总数的39.9%
C.共有人民公社233973个,参加的人民公社的农户占90.4%
D.入社农户占总数的91.9%,参加高级社农户占总数的87.8%
5、判断题 课外活动中,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们总结出春秋时期我国社会经济有了新的发展,但阻碍因素依然很多的结论,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其中,最主要的阻碍因素是(?)
A.社会政局的动荡
B.少数民族的进攻
C.各地经济不平衡
D.旧生产关系的影响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