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认为:“一切重大的法律,并不是刻在大理石或铜板上,而是铭记在公民的心中。”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
A、增强法律观念是依法治国的关键
B、理解法律是遵守法律的前提
C、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
D、执法必严才能增强民众法律观念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卢梭说:“未开化人类过着满足、友爱的生活,但是当人类创造出文明和私有财产之后,一切就走向了下坡路。”这一观点提出的历史背景是
A.思想解放滥觞,加速民众觉醒
B.资本主义私有制逐渐形成,社会矛盾激烈
C.工业文明强力推进,摇撼等级对立
D.资产阶级革命风起云涌,社会秩序混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卢梭被誉为宣传理性至上的最激进的民主主义者,是因为他
A.提出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原则
B.认为教皇是“两足禽兽”
C.对理性作了更彻底的探讨
D.认为人民应当推翻暴君,建立民主共和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凡是不能促进我们达到目标的一切东西,我们都应一概斥为无用。”
——斯宾诺莎
材料二 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立法者们就使自己与人民处于战争状态,人民因此就无须再予服从……人民享有恢复他们原来的自由的权利,并通过建立他们认为合适的新立法机关以谋求他们的安全和保障。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仍然享有最高的权利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
——洛克《政府论》
材料三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力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力。然而这项权力绝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因而,如果我们撇开社会公约中一切非本质的东西,我们就会发现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并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卢梭《社会契约论》
请回答:
(1)材料一中,斯宾诺莎所说的目标是什么?“一切无用的东西”又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立法者与人民的关系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除了上述立法权外,还有什么权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观点?实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材料反映了近代民主思想中三位杰出的思想家的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三大思想家思想的共同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目标是伸张和捍卫资产阶级的自由与民主权利。“一切无用的东西”是指封建君主专制和个人独裁及基督教神学。
(2)关系:如果立法者违背了人民意愿,人民就没有必要再服从它,有权使用武力推翻其统治,重新建立新的立法机构。权力:行政权和对外权,都属于国王。
(3)观点:社会契约论。实质:建立资本主义法制社会。
(4)天赋人权和社会契约的思想。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在宋朝流行的一种戏剧形式是
A.杂剧
B.南剧
C.傩
D.京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