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明治维新措施中,从社会近代化角度看,最根本的是
A.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发展资本主义
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
C.“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
D.改革地税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2、判断题 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实质上要求
A.改革社会风尚
B.吸收世界文明
C.发展近代交通
D.主张机器生产
3、判断题 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府县道的地方体制,主要是针对改革前的
[? ]
A、幕藩体制
B、武士特权
C、外国侵略
D、军事落后
4、判断题 同样是闭关锁国,其实中国比日本晚近100年,直到鸦片战前,中国对西方文明不屑了解,视其工业技术为“奇技淫巧”;而日本对欧洲封闭的同时,仅留荷兰人于长崎,作为了解西方的窗口,还不时赴西欧考察,并对其物质文明赞叹有加。这种现象最能说明
A.中国当时物质技术和思想文化上确实高于西方
B.日本名为锁国,实为开放
C.为日本应对西方挑战走向近代化减少了观念阻力
D.日本没有遭受蹂躏的根本原因
5、判断题 材料一 一、兹以御誓文(即明治天皇颁布的《五条誓文》)为目标,制定国是,建立制度法规……
二、天下权力,总归于太政官(即中央政府,非指官职),以除政令分歧之弊……
四、亲王、公卿、诸侯之外,他人不得升为一等官职,此所以尊皇室、敬大臣也……
十一、各府、各藩、各县所颁政令亦应以御誓文为原则……
——1868年日本明治政府颁布的《维新政体书》
材料二 第一条 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
第五条 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
第八条 天皇……在帝国议会闭会时,得发布代替法律之敕令,此项敕令须于下次会期在帝国议会提出,若议会不承认时,政府须公布将来失其效力……
第十九条 日本臣民适合法律命令所规定之资格者,均得被任为文武官及就其他公务。
——1889年颁布的《大日本帝国宪法》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所述,在国家权力的掌握上比幕府统治时期有何变化?(3分)
(2)将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指出日本在政体上有什么变化?表现在哪里?(7分)
(3)在任用官员上,材料二的规定较之材料一有何不同?分别指出它们依据的原则。(8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