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1956年初到1957年春的近一年半时间里,中国共产党内出现了一股解放思想、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潮流。邓小平首先提出了共产党必须端正执政观的问题。他指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是把人民群众当作自己的工具,而是自觉地认定自己是人民群众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完成特定的历史任务的一种工具。”
材料二?“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如果不同实际情况相结合,就没有生命力了。”他号召“打破精神枷锁,使我们的思想来个大解放”?
——1978年6月2日《邓小平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材料三?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邓小平对症下药,提出判断改革开放的是非得失,不要在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上纠缠不清,而应该坚持“三个有利于”标准,从而实现了判断标准从抽象的意识形态到具体的实际功效的根本转换。
——材料一、三均选自何云峰《邓小平与共和国历史上的三次思想解放》
请回答:
(1)归纳材料一、二、三,指出中国共产党有哪三次思想解放?(3分)依据材料指出邓小平在这三次思想解放中,分别阐述了什么思想来突破“左倾”思想的束缚?
(6分)
(2)三次思想解放的结果如何?(3分)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2分)
 
	        2、判断题  请仔细观察下面漫画(画中文字:中国好比巨龙,英国好比臭虫,巨龙一日千里,臭虫爬也爬不动),这幅漫画应创作于 

[? ]
A.“一五”计划期间 
B.“大跃进”时期 
C.“文革”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3、判断题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是农民对(?)政策衷心拥护的生动写照。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
C.联产承包
D.减轻农民负担
 
	        4、判断题  1978年10月,广东省向国务院提交了《关于宝安、珠海两县外贸基地和市政规划设想》的报告,提出要在三五年内把宝安、珠海两县建设成为具有相当水平的工农业相结合的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并成为吸引港澳游客的旅游区,新兴的边防城市。这—报告
A.是广东省落实中央改革开放决策的体现
B.充分利用了广东经济领先于全国的优势
C.揭开了广东省作为对外开放窗口的序幕
D.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提供了借鉴
 
	        5、判断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形式是
A.土地转归个人所有
B.建立人民公社
C.允许土地买卖
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