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英国君主立宪政体确立的标志是
A.颁布《人权宣言》
B.颁布《1871年帝国宪法》
C.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并得以完善
D.颁布《权利法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不对,颁布《人权宣言》是在法国大革命期间;B不对,颁布《1871年帝国宪法》的是统一后的德国;C不对,责任内阁制的形成并得以完善表明英国君主立宪政体得到进一步发展而非确立的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后,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在议会中所处的优势,扩大和巩固他们的统治权。他们以法律形式逐渐取消以君主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并限制王权。英国议会相继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其中以1689年通过的《权利法案》影响最为深远。
考点:英国君主立宪政体
点评:光荣革命后,议会权力有相当的扩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用在议会中所处的优势,进一步扩大和巩固他们的统治权,并限制国王权力,约束英王的实际统治权。英国议会相继通过了一系列法案,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权利法案》。这些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形成了一种新的政治体制,这就是习惯上所说的“君主立宪制”。随着议会的不断立法,议会的权力日益超过国王的权力,国王逐渐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有关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日关系的表述,最准确的是
A.外交政策高度一致
B.日本积极追随美国
C.两国是忠实的同盟
D.既有联盟又有摩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随着经济实力的膨胀,日本开始谋求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独特作用,与美国既有联盟又有摩擦。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都有一定的发展,但这种发展在国与国之间是极不平衡的。导致这种不平衡的最主要原因是
A.政治经济制度的差异
B.垄断集中的程度高低
C.对新科技成果采用程度的差异
D.市场和资金、原料的差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状况。第二次工业革命后,美、德超过英、法跃居世界的第一位和第二位,英国降至第三位,法国仅到第四位。俄国和日本的地位虽有显著提高,但它们在世界工业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仍然很少。导致这种不平衡的最主要原因是各国对新科技成果采用程度的差异。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清末,出现了许多反映现实的灯谜,如“论伍子胥之为人”,谜底为“议员”;“颈上污尘”,谜底为“领土”;“独行三年丧”,谜底为“专制”;“成汤鸣条之役”,谜底为“商战”等。对此分析有误的是
A.体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想
B.体现了爱国主义的情感
C.体现了阶级斗争的思想
D.体现了追求民主的思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选项A对应“商战”;选项B对应“领土”;选项D对应“专制”、“议员”。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下表所示为唐代明经、进士两科的考试内容,从中可以看出进士科与明经科相比?
A.更为重视对考生经义记忆和解读能力的考查
B.弱化考生对儒家经书学习的倾向较为明显
C.对考生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要求较高
D.成为当时录取考生数量最多的一种考试科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明经、进士两科的三次考试的内容来看,初试都是注重对考生记忆和解读能力的考查,但二试与三试则有较的差别,更注重文学素养与能力的考查,故A项“更为重视”说法错误,C项正确;B项“弱化”说法错误;D项无从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