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以下思想家和认识事物的方法,对应正确的是
A.朱熹:发明本心
B.陆九渊:格物致知
C.王守仁:致良知
D.程颐、程颢:心外无物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从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殖民化在世界范围内推动了现代化进程,西方资木主义对中国的侵略,打破了封建主义的禁锢,带来了近代文明,迫使中国走出中世纪,迈向现代化,这是历史进步。有人说,对这样一个历史进程,不能再仅仅从侵略与反侵略、压迫与反压迫的立场去审视,否则就会对这段历史作出消极、 片面、情绪化的结论。对这段历史只能从价值论的角度去重新评价,才能对近代中国有更为木质的认识。
—《历史新知识》
材料二?许多学者认为,民族独立和政治民主是实现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帝国主义要按照自己的意志来改造一切社会制度落后的民族和国家。在这个意义上,他们最早促使中国走上现代化之路。但是,这种现代化是被严格地限定在是否有利于殖民统治范围之内的,即:不改变封建的社会经济制度以及政治和意识形态,只在某些方面做某些有利于外国侵略势力的调性 ,是极有限度的资本主义变革。这个意义上的现代化是不充分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则是要突破帝国主义所允许的范围,争取实现民族的独立自主,从而实现现代化。
—《历史新知识》
材料三?马克思在论述英国的殖民统治与印度的社会发展时这样写道:“如果亚洲的社会状况没有一个根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是干出了多大的罪行,它在造成这个革命的时候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这么来说,无论古老世界崩溃的情景对我们个人的感情是怎样难受,但是从历史观点来看,我们有权同歌德一起高唱:‘既然痛苦是快乐的源泉,那又何必因痛苦血伤心?难道不是有无数的生灵,曾遭到贴木儿的蹂躏?’”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9卷》
请回答:
(1)关于近代中国“殖民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2)马克思在论述英国的殖民统治与印度的社会发展时的观点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哪一种观点相近?
(3)你对近代中国“殖民化与现代化”的关系问题的看法是什么?请说明理由。
3、判断题 下表是1915~1919年中国纱厂盈利指数,造成这种状况的最主要的原因是( )
年?份
| 1915
| 1916
| 1917
| 1918
| 1919
|
盈利指数
| -4.38
| 7.61
| 36.93
| 21.43
| 70.56
|
A.辛亥革命的推动? B.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的推动
C.“实业救国”新思潮的推动? D.列强忙于一战,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判断题 (2008宁夏)1960年,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出现的一些错误。这主要是因为( )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弊病充分暴露
B.国民经济出现了严重困难
C.确定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D.反“右倾”斗争深入开展
5、判断题 文化大革命得以发动的根本原因在于
A党和国家面临资产阶级复辟危险? B“左倾”错误严重
C中央对内外形势估计过于严重? D 党内民主制度不健全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