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08年12月15日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大陆与台湾基本实现直接
“三通”。它表明( )
A.两岸关系进入新的和平发展时期
B.海峡两岸统一市场形成
C.台湾当局接受“一国两制”方针
D.祖国统一的障碍彻底扫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选项B、C、D在表述上都存在错误。两岸基本实现“三通”,是两岸关系发展的
一个新的里程碑,是两岸进一步和平发展的重要表现。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发展与美国息息相关,日美同盟是日本对外关系的基石。阅读材料,完成问题(28分):
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日本政府……提出了实现“政治大国”的战略口号,其标志是1983年中曾根首相提出的“战后政治总决算路线”,即在“多边管理时代”日本要以经济力量为后盾,以建立强大的军事力量为保证,以外交为手段,辅之以输出日本文化,更多地参与决定世界政策,使日本成为世界政治大国,成为世界政治多极化中的重要一极。中曾根以后的日本历届政府都继承和发展了“政治大国战略”?——《军事博览报 》
材料二?日本首相小泉日前表示,在9月下旬举行的联合国大会上,他将表明日本在不修改宪法的条件下做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意向。和以前相比,小采的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变。因此,日本能否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问题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
——《环球》杂志2004年9月
材料三?福田康夫……在16日在自民党总部演讲时公布了自己参选的政策纲要:外交政策以联合国、日美同盟和成为亚洲一员为中心。争取根据《日朝平壤宣言》解决绑架问题和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支持国际社会打击恐怖主义的努力。 ?
——人民网东京2007年9月23日电
材料四?布什首先强调美日同盟关系是两国安全与和平的基石,表示要进一步强化这一同盟关系。布什肯定了日本在解决朝核问题中所发挥的作用……福田指出:“布什总统对日本支持国际社会反恐活动表示赞赏,他希望供油行动能够尽快重启。”他同时表态说:“……我将尽己所能,(敦促国会)早日通过恢复日本在印度洋上供油活动的法案。”?
——人民网2007年11月19日
请回答:
(1)材料一、二表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日本社会出现了什么新特征?简要分析出现这种新特征的国内和国际原因。(8分)
(2)上述日本社会的新特征反映了世界格局怎样的发展趋势?在这种形势下,日美两国的关系如何?(5分)
(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日友好合作关系的主要表现有哪些?当前日本外交政策突出联合国和日美同盟的中心地位,其主要目的是什么?(9分)
(4)“成为亚洲一员”是福田康夫外交政策的中心之一。你认为日本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作出怎样的努力?(6分)
参考答案:
(1)特征:提出了实现“政治大国”的战略口号,争做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4分)
原因: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90年代初,苏联解体,世界两极格局结束。(4分)
(2)世界出现了多极化趋势。(2分)
既有联盟又有摩擦。?(3分)
(3)美国在日本推行民主改革;美国大力扶植日本恢复发展经济;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在日本大量采购军用物资;日本支持美国开展国际反恐战争;日本支持美国实现朝鲜半岛无核化等。(答出3点即可)(6分)
使日本充任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成为世界政治大国。?(3分)
(4) 日本政府要对过去给中国等亚洲各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表示深刻的反省;反对国内右翼势力;积极改善同亚洲各国的关系;承担起对亚洲各国应有的义务。(其它要点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6分)
本题解析:本题综合考查了国际政治格局的历史变迁。材料新颖命题设计巧妙注意对材料信息的解读注意知识的综合和迁移。(1)日本社会的新特征要结合时代特点分析材料内容,从材料“日本政府……提出了实现“政治大国”的战略口号”、“他将表明日本在不修改宪法的条件下做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意向”进行分析。原因要注意其80年代的“以经济力量为后盾”及20世纪90年代国际关系的特点综合回答。(2)由日本的战略要求分析多极化的趋势,日本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有力的冲击了两极格局,有利于世界向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日本的行为必然构成对美国的威胁因此两国关系还应有摩擦。(3)此题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战后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对日本进行了民主化改革,同时大力扶植日本经济;朝鲜战争期间美国对日本的军需订货也刺激了日本的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日本也积极的对美国进行的扩张进行支持,特别是美国进行的“反恐战争”。(4)此题是开放性的试题,回答言之有理即可,但是回答的方向要准确,日本政府要对过去给中国等亚洲各国人民造成的重大损害表示深刻的反省;反对国内右翼势力;积极改善同亚洲各国的关系;承担起对亚洲各国应有的义务。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两个拳头打人”是对中国20世纪六十年代外交战略的形象化概括。对此战略的理解,比较全面、客观的是
A.具有明显“左”倾的色彩
B.具有时代情绪下的历史合理性
C.是中美关系改善的重要原因
D.是中国进行经济建设的可靠保障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两个拳头打人”将中国置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敌对面,联系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国内政治形势,可以得出“政策虽有一定的过激性,但与当时中国所处的国际处境是相吻合的”的结论,故选B项。C项说法错误,A、 D两项均没有全面认识。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嫦娥奔月”的神话,只能表明人类对大地与月球之间的一种朦胧关系,寄托了人类向往太空的精神幻想。当18世纪时,牛顿创立了经典力学理论后,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才为人类真正认识地球、展开对太空的研究奠定了科学基础,机械动力、天文观察装置的发明和使用,天体中的一颗一颗行星的发现又为人类正确认识宇宙带来了希望。
材料二:20世纪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揭示了时间空间与物质分布、运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新的宇宙观,同时使得现代物理学和天文学如此结合而产生了天体物理学,为人类研究和探索宇宙提供了新的更广泛的途径。
材料三:由现代科学理论知道,当年原始的黑色火药制成火箭,尽管可以升空,但绝不能冲出大气层,原因很简单,它的效力太低,远远达不到最低的第一宇宙速度。所以说,没有高效的大推力火箭发动机问世,那么想实现宇宙飞行也只能是一种幻想。多级火箭飞行原理提出、液体火箭发明和应用使得现代火箭技术得以提高。
材料四:
人类飞向太空的梦想在20世纪50年代第一次得以实现。1957年,苏联发射了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创造了宇航事业伟大的开端。1961年,苏联发射了“东方一号”载人飞船,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成了人类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美国急起直追,1969年“阿波罗-11”登月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
——以上材料均摘自《宇宙探险
》
请回答:
(1)材料1表明人类对太空研究的科学理论已经形成,请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理论形成的历史背景。(4分)
(2)结合以上材料概括指出在人类飞向太空的历程中有了哪些新的发展?简要分析其发展的原因。(6分)
(3)航天事业的发展对人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
参考答案:(1) ①经济发展日益加快 ②人文精神不断发展 ③科学家对自然世界提出了新的认识 ④启蒙思想家提倡科学与民主,宣扬平等和自由 ⑤新型的政治制度在欧洲建立(3分,答对其中的3点,即可得满分)
(2)发展:①科学理论由牛顿的经典力学到爱因斯坦的相对论。②验证科学理论的应用由火药火箭到现代火箭技术?③人类离开地球飞向太空由梦想到现实。
原因:①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③各国对高科技的迫切需求?④加强对科技的扶植和资金的投入。(6分)
(3) ①航天事业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开辟了新的天地
②促进了科技和经济的发展。(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太学是中国古代国家培养政治管理人才的官立学校。汉代太学的积极作用主要有
①有利于文化的传播?②有利于改变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
③有利于儒学成为官方正统思想?④有利于民间形成积极向学的风气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汉代的太学,其积极作用是有利于改变大官僚和大富豪子嗣垄断官位、有利于文化的传播和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儒学称为正统思想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所以③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