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某一时期在中国某地流行一首民谣:“队里肥猪大又长,猪身横跨太平洋。猪背能够降飞机,猪耳能当足球场。”这首民谣是特定时期的产物。以下内容与其类似的是
A.“一个南瓜像地球,棚在五岳山上头,把它放进太平洋,世界又多一大洲”
B.“列宁故国恨蜕色,帝修魑魅狂反华。七亿神州又奋战,垃圾堆里葬群蛙”
C.“大包干,最简单、干部群众都喜欢,只要能干三五年,收的粮食堆成山”
D.“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题干中的民谣是对劳动成果过度夸张的描述,反映了时代的特征。A项明显符合题意,故选A。B 项具有文革时反帝防修的语言特征,C 项反映了包产到户之后人们的心声,D 项是典型的保守的小农思想。
点评:1958年,在总路线的指导下,错误的发动了以大炼钢铁为标志的大跃进运动,以高指标、共产风、瞎指挥等作为特征,造成了自然资源的巨大浪费,是左倾错误的发展,严重挫伤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对中国政府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第一次提出
B.它只适用于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相同的国家
C.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D.其含义为“互相尊重领土
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的建议“独尊儒术”,确立了儒学的独尊地位。董仲舒新儒学的核心是
A.独尊儒法,大一统
B.阴阳五行,加强法治
C.“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D.崇尚清谈,无为而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西汉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天人感应”思想,为皇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成为官方统治思想,逐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故选C。
点评:董仲舒新儒学的主要内容: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针对加强君权需要,宣扬“君权神授” 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我国民主法制建设进入新时期是在( )
A.新中国成立后
B.1954 年宪法颁布后
C.“文革”结束后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建国以来民主法制建设的历史分期,可分为新中国成立后的初建时期、“文革”十年曲折发展时期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新时期。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撒切尔夫人说:“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这段话表明? (? )
A.中国处理国际关系不妥协
B.中国享有崇高的国际地位和荣誉
C.一个国家综合国力越强,在国际关系中主动权就越大
D.英国霸权地位丧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撒切尔夫人的话表明,中英能够就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是因为中国政府坚持原则,不肯让步.并在实力上占优势。这说明一个国家的外交活动能否达到目的,是以国家实力作为后盾的。由于改革开放后中国的强大。使英国不得不作出妥协。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