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中央 作出这一决定的主要原因包括
①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多?②国际市场发展的需要?
③农业专业化、商品化发展的需要 ?④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中国农村土地承包,主要是针对国内农村的发展问题,并没有涉及国际市场问题。一般说来,国际市场主要涉及商品问题,而土地承包主要涉及土地使用权问题,与国际市场的发展关联不大。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有人认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中国农村退回到合作社运动之前,这种观点的错误之处主要是
[? ]
A、没有看到农民获得生产经营的自主权
B、没有看到这是建立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
C、没有看到它解放了生产力
D、没有看到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910年,32岁的小说家陆士谔(1878——1944)发表科幻小说《绘图新中国》(下图),他预言100年后,中国将举办万国博览会,地点便在上海浦东。整整100年后,他的预言已经成功实现。小说中的百年梦想之所以能变成现实是因为
①改革开放后,中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1990年以来,浦东的开发、开放成就显著
③政府的大力支持
④广大市民的热情参与
⑤上海自身的综合实力

[? ]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⑤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992年春,邓小平在南巡谈话中指出:“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历史为邓小平的结论提供了历史依据是
A.工业革命、日本明治维新、市场经济
B.俄国1861年改革、日本明治维新、计划经济
C.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罗斯福新政
D.俄国1861年改革、戈尔巴乔夫经济体制改革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美国罗斯福新政采用国家干预经济的方法解决了经济危机,即计划取得很大成效,二战后西方国家普遍采用;苏联实行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机制发展经济,并取得成功。因而,资本主义也有计划,社会主义也有市场。答案选C。
点评: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可以相互借鉴,取长补短。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的改革开放步入一个新的阶段,其主要标志有
①邓小平南方谈话?②中共十三大召开
③中共十四大召开?④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①③两项发生在1992年,②1987年召开中共十三大,④1984年中央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所以②④两项不符合题中时间特征,答案选B。
点评: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打破计划经济一统天下的模式转而发展商品经济,直到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论述,才使人们对市场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发展所独有的经济手段,市场经济并不直接与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相关联这一命题有了准确的认识,在随后召开的中共十四大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被正式确立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