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的一幅漫画,反映清政府就像列强手中的扯线木偶一样,完全成为侵略者统治中国的工具,请问这种现象发生在哪次战争后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在一定程度上是考《辛丑条约》。《辛丑条约》是帝国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严重不平等条约,从此清政府就像列强手中的扯线木偶一样,逐步成为侵略者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已经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中国清政府求和被迫签订的,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北平和平解放的时间是
A.1948年11月
B.1949年1月
C.1949年4月
D.1949年10月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1949年1月,傅作义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所以答案选B,A平津战役开始, C中共发动了渡江战役, D新中国成立,三项时间与此不符。
考点: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三大战役
点评:北平和平解放是平津战役的结果,中共对国民党军事力量发动的三大攻坚战役成为改变国共双方军事力量格局的关键战役,高考对三大战役的考查主要侧重在从相关史料中准确辨析出三大战役的名称,对于此问题我们应该从军事角度加以分析,即从战场和指挥官以及战役的特点来加以区分。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甲午战争后,民族工业发展出现第一个高潮的原因中不包括
A.国外引进技术的推动
B.清政府允许民间设厂
C.设厂自救、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
D.帝国主义的侵略加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扩大财源,允许民间设厂;由于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民族资产阶级和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为了挽救民族危机,提出设厂自救、实业救国等口号。而这一时期国外的先进技术引进并不多。故正确答案为A项。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他有忧国忧民之心,不满朝政腐败,同情人民的苦难。他的诗歌,真实而又深刻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被称为“诗史”。这位诗人是
A.李白
B.白居易
C.杜甫
D.苏轼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李白被誉为“诗仙”;白居易有“诗魔”和“诗王”之称;杜甫被称为“诗圣”, 由于经历了唐代由盛到衰的过程,杜甫更多的是对国家的忧虑及对老百姓的困难生活的同情,他所写的诗,全方位反映了唐由盛至衰的过程,又被人称为“诗史”。 苏轼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故选C。
考点:中国古代的文学。
点评:中国古代各个时期文学的主流成就:
春秋——诗歌
战国——楚辞
汉代——赋
唐代——诗?
宋代——词
元代——元曲
明清——小说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以下是“清政府学部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中学堂课程及课时统计表”,从中获取的正确信息是
A.教育出现近代化趋势
B.殖民地教育特征明显
C.传统教育仍占主导地位
D.近代教育已取代传统教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从课程分类来看,既有中国儒家经学,也有西方自然科学等课程;从课时分布来看,儒学与西学课时比例差别不大,由此可知,A项正确;B项错误,中国并非殖民地;C项错误,与材料信息明显不符;D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近代教育与传统教育并行的局面。
考点: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思想·近代教育的发展。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