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11年1月10日,日本《读卖新闻》发表社论: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要想应对经济危机、气候变化、恐怖主义以及核扩散等全球课题,离不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协调。它表明
[? ]
A.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离不开发展中国家的参与
B.日本欲以此树立大国形象,充当全球化的领导者
C.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D.发展中国家力量增强,是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从达尔文假说到基因工程
人类在300万年的漫长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前进的足迹,也留下了对自身来源的发问:人类从哪里来?如果说达尔文的科学假说完全是根据理论推导而采,那么,20世纪 80年代以来,以基因工程和电脑网络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显示了科学对于我们生活的世界的重新改造和塑造的能力。基因工程除给人类起源提供更科学的证据之外,也将改变人类的自然属性。
——常生龙《历史与科学的对话》
请回答:
(1)达尔文在《物种起源》的末尾写道:“人类的起源和历史也将由此得到许多启示。”结合你所涉猎的知识,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2)作为一个全新的学科,生物工程技术形成的科学前提是什么?
(3)目前探索生命奥秘的科学技术已取得了哪些进展?
(4)基因工程发展的前景将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后果?
参考答案:(1)理解:第一,概括达尔文进化论内容:“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人类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第二,指出这一理论从根本上否定了长期以来关于人类起源的神话传说,也动摇了教会的信条。第三,达尔文认为人类诞生地是非洲,从而动摇了当时流行的人种“西来说”理论。第四,后来进化论被运用到人文领域,形成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学说。
(2)基因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以及化学、计算机等技术进步的支持。
(3)建立了完善的生物工程技术;将技术运用于农医药等行业并取得重大进展;人类基因组计划取得进展并在实际运用中诞生了“克隆”动物。
(4)随着生物工程的核心技术基因工程的不断发展,它将给人类带来这样的后果:第一,有利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变化,如利用转基因技术生产、储存食品。第二,人类将揭破生命的奥秘,如人类基因组的框架图和对基因图谱的分析。第三,克隆技术的发展将使人类面临新的挑战,如对于人类的“复制”问题等。
本题解析:
本题涉及了基因遗传学等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成就,解答时应注意理解材料中“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基因工程和电脑网络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显示了科学对于我们生活世界的重新改造和塑造能力。”“基因工程也将改变人类的自然属性”,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本题有一定的开放性。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纺织业、采矿业是当时最大的两大工业? ②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仍然没有形成 ③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④封建自然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史学大师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说:“庚子、辛丑以后,国家危机日益暴露,而满洲
部族之意识日益鲜明。”这主要表现为清政府?(?)
A.实行“新政”
B.实行“预备立宪”
C.罢黜袁世凯
D.镇压革命派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电影《高考1977》反映了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考试。如果让你来设计这
场考试的场景,可能出现的是
A.入场:考生年龄参差不齐,很多考生已三十六七岁
B.外景:考场门口悬挂着“改革开放送春风”的横幅
C.内景:考场中张贴有“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的标语
D.特写:作文题目“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