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新时期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上不断完善与创新,其中创新性重大举措的是
A.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国家领导体制
B.逐步建立村民民主自治制度
C.坚持和加强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D.健全与发展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判断题 秦朝和西汉的主流思想分别是(? )
A.儒家、墨家
B.道家、法家
C.法家、儒家
D.道家、儒家
3、判断题 毛泽东早在1919年11月发表文章号召青年男女:“你们自己的婚姻,应由你们自己去办。父母代办政策,应该绝对否认。”对该文章发表背景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中国社会从传统小农经济到近代工商业的发展?②中国社会从传统纲常伦理到家庭成员的自由平等?③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④婚姻崇尚遵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残余存在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4、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朝廷建立学校,选取生员,免其丁粮,厚以廪膳,……全要养成贤才以供朝廷之用。诸生当上报国恩,下立人品,……学为忠臣清官。
——1652年清政府颁全国学校“卧碑”序文
材料二?无论何等学堂,均以忠孝为本,以中国经史之学为基。俾学生心述壹归于纯正,而后以西学沦(渗透)其智识,练其艺能,务期他日成材,各适实用,以仰副国家造就通才,慎防流弊之意。?——清末“新政”期间的《重订学堂章程折》
材料三?各种教科书,务合乎共和民国宗旨,清学部颁行之教科书一律禁用。凡民间通行之教科书,其中如有尊崇满清朝廷及旧时官制、军制等课,……应由各书局自行修改,……如学校教员遇有教科书中不合共和宗旨者,可随时删改。……小学读经课一律废止。
——南京临时政府颁《普通教育暂行办法》
回答:对比材料二和材料一、三,概括清末“新政”教育改革在教育内容、培养目标方面有什么进步和局限,指出这一教育改革的背景和指导思想。
5、判断题 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民族的文化发展方向。在当时的中国,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现象是
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
B.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