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60-70年代,勃列日涅夫经济改革成效不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过度依赖国际资本和国外市场
B.没有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C.贯彻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方针
D.民族和宗教矛盾等因素的影响
2、判断题 阅读“原苏联和中国的粮食产量(1950——1984)”示意图。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两国粮食产量呈现新的变化,发生这一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 ]
A.原苏联人口出生率锐减,劳动力的缺乏影响了粮食产量
B.中国劳动力充裕、科技迅速发展,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
C.原苏联领导人更换频繁,政局不稳导致经济政策缺乏连贯性
D.中国改革开放解放了生产力,原苏联经济改革步履艰难,收效甚微
3、判断题 赫鲁晓夫改革的内容中,对农民的政策包括
[? ]
A.固定的粮食税
B.余粮收集制
C.允许粮食买卖
D.实行收购制,并提高收购价格
4、判断题 马克思主义产生后,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发生了不同的变化,下列有关这些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时代的马克思主义,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奠定了思想基础
B、毛泽东思想的形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指明了方向,使中国革命获得成功
C、戈尔巴乔夫提出的“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否定
D、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行动指南
5、选择题 在近代中国,有人认为“社会主义理想甚高,学派亦复杂,惟是说之兴,中国似可缓于欧洲,因产业未兴,兼并未盛行也。”但后来又提出“物质文明不高,不会阻碍社会主义进行”。导致上述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
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俄国十月革命胜利
D.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