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983年,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教育事业发展指导方针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江泽民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学完《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这一专题后,小明结合最近看过的《世界上下五千年》一书,设计了一道辨析题,让同学们在活动课上加以辨析:
在伯里克利执政时期的一天,雅典公民帕罗椰命令因为债务沦为奴隶的本邦成年男子亚哥斯完成农活,自己与妻子海伦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会民大会是雅典事实上的最高国家权力机构。这天的公民大会投票表决通过了两项决定:第一项决定是设立雅典最高法院——由十将军组成的“陪审法庭”,以受理公民投诉;第二项决定是根据“自然法”,将一名贵族以“民主妨碍者”的罪名驱逐出雅典城邦。
请你指出上述这段文字表述中有误之处五例,(5分)井说明理由。(10分)
参考答案:(指出错误1分,理由2分。)
①有误之处:“因为债务沦为奴隶的本邦成年男子亚哥斯。”(1分)
理由:梭伦改革废除了“债务奴隶”,伯里克利时代的雅典本邦男子不可能是债务奴隶。(2分)
②有误之处:“与妻子海伦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1分)
理由:妇女在雅典不享有民主政治权利,不能参加公民大会。(2分)
③有误之处:“公民大会决定设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审法庭”。(1分)
理由:早在梭伦改革时期雅典就已设立雅典最高法院——“陪审法庭”。(2分)
④有误之处:“由十将军组成的‘陪审法庭’”。(1分)
理由:雅典的陪审法庭由民众组成。(2分)
⑤有误之处:“根据‘自然法’,将一名贵族以‘民主妨碍者’的罪名驱逐出雅典城邦。”(1分)理由:自然法是罗马法学的重要理论组成部分,是一种法律观念。而不是具体的法律条文。(2分)
本题解析:伯利克里执政时期是雅典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伯利克里通过改革,扩大公民参政范围,可担任几乎一切官职,可以参加公民大会;扩大五百人会议的职能;提高陪审法庭的地位,成为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为参政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但是雅典民主仅限于城邦的成年男性公民,广大妇女、外邦人和奴隶没有民主权利。认真阅读材料,找出材料中与雅典民主制度不相符合的表述,并阐述理由。
点评:关于雅典的民主政治制度,还可以考查民主制度的发展历程: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的改革使雅典的民主政治确立起来;公元前5世纪中期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民主制度发展到顶峰。另外还可以考查和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系,雅典民主为近现代西方的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础,属于直接民主,代议制则属于间接民主形式。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1953年春,世界著名学府莫斯科大学新校舍落成,在宽阔的礼堂两侧墙壁上,镶嵌着世界各国著名科学家的彩色大理石画像。其中,有哥白尼、迦利略、达尔文等人。中国两位著名的科学家也在其中,一位是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数学家祖冲之,另一位就是中国明代伟大的中医药学家李时珍。
——中学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P116
材料2、明清时期,随着封建经济高峰的到来,古典科技进入总结阶段,明朝后期涌现出一批科技巨著,主要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全面的总结了16世纪以前的中国医药学;徐光启的《农政全书》……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旧版中国古代史《明清时期的文化》
(1)材料1中提到的其他国家的三位科学家的主要事迹是什么。
(2)李时珍的画像为什么能够镶嵌在莫斯科大学礼堂的墙壁上?
(3)材料2提到的几位中国科学家除了李时珍外,你能够概括出主要成就吗?概括这些著作的总体特征与材料1中的其他国家科学家成就的区别。
参考答案:(1)哥白尼:提出太阳中心说,冲击传统的地心说;迦利略:继承和发展了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的观点。(2)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不仅在中国医药学史上是一座丰碑,被达尔文称为:“中国的百科全书”,而且也成为世界医药学的宝典之一,受到世界医学界的赞誉。(3)徐光启的《农政全书》:综合介绍了我国传统农业的成就,并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对石灰岩溶蚀地貌的观察和记述,比欧洲早两个世纪;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总结了明朝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技术,国外称它为:“中国十七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中国科学家的著作是传统科技,总结性的著作,欧洲科学家的的成就是近代科技。
本题解析:本试题主要围绕主要人物的事迹展开,也就是说我们只要能够把主要人物的事迹掌握清晰就应该能够全面、完整而又准确的完整答题任务。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如果介绍孔子,下列表述中你不会采用的是(? )
A.生活在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
B.思想核心是“仁”和“礼”
C.伟大的教育家,被誉为“万世师表”
D.著有《论语》产生重大影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992年10月,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其主要内容是(?)
A.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
B.两岸实行通商、通邮、通航
C.和平统一台湾
D.停止对金门等地方的炮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1992年达成“九二共识”的主要内容或核心内容就是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所以答案选A,B项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 C项是“一国两制”方针确定的内容,D项在1979年即已经实现。
点评: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①1979年元旦,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②80年代以来,“通邮、通航、通商”三通的限 91eXaM.org制逐渐放宽 ;③1992年,在“海峡两岸均坚持只有一个中国”原则上达成共识;④1995年,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⑤2002年,“十六大”再次强调“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⑥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