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下图(树上英文为“FREE? TRADE”)描述的现象所体现的思潮最早出现于

A.新航路开辟
B.早期殖民扩张
C.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FREE? TRADE”是“自由贸易”的含义,因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自由主义”的出现,C项符合史实,ABD三项出现的时间与题意要求不符。
考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点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内容中有推动“自由主义发展”这一影响,按照高考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应关注资本主义发展经历的如下三个阶段并把握其特征:①第一次工业革命前西欧推行重商主义;②第一次工业革命至罗斯福新政之间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奉行自由主义;③罗斯福新政开启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时代。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的民权主义比之维新派兴民权思想要进步,主要体现在
A.反对民族压迫
B.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C.国家的阶级实质
D.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分析、理解能力。反对民族压迫是民族主义的内容,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是民生主义的内容,国家的阶级实质两者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权主义是要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维新派主张建立君主立宪法国家,故两者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不同。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二战”后初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最有利因素是
A.美国资本的援助
B.各国致力于经济改革
C.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D.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旨在考查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在推动经济发展或社会发展上所起作用的认识和理解能力,具有较高的思维层次。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A项美国资本的援助,这显然是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但毕竟是外因,不起决定作用;B项致力于经济改革,这也只是生产关系的调整,它虽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反作用,但也不是决定性的因素,D项也属于生产关系调整的范畴;社会生产力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终极动力,科技是生产力中最为活跃的因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正是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资本主义各国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确立的标志是
A.电气化生产模式在全世界得以实现
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C.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工业革命在世界各地的扩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随着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阶段发展到垄断阶段,资本主义列强加快了瓜分和重新瓜分世界的步伐,直至最后将世界瓜分完毕。此时,国际分工达到“世界城市”和“世界农村”的分离与对立的完成阶段,形成日渐明朗的分工格局。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20世纪50~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经历了一个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所采取的经济政策中,最重要的一项是
A.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宏观管理
B.进行社会改革,适当改善人民生活条件
C.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D.发展科技教育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