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人民日报》:48年时间,67本日记。从1959年开始,河北省一位普通农民坚持每天写日记,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记录了当年生活的点滴,见证了近半个世纪的农村历史。其中1983年8月23日是这样记的:“今早开会,上午、下午分自留地。”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
A、反映了废除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历史
B、反映了建立农村乡镇管理体制的历史
C、该农民对“自留地”有使用权
D、该农民对“自留地”有所有权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10年是深圳特区建立30周年。30年前,深圳的人均GDP是606元;而30年后,深圳的人均GDP是9.3万元,跃居全国第一,这说明中国的改革决策是正确的。与苏联改革相比,其正确性是
A.符合国情,体制创新
B.改革先经济后政治
C.照搬外国,全盘西化
D.优先发展重工业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邓小平说:“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讲全了。”这是邓小平在
A.十一届三中全会上的讲话
B.中共十二大上的讲话
C.中共十三大上的讲话
D.南方视察期间的讲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这一指示,把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辩证统一起来,揭示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相互关系,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因此选D。
点评:1992年,88岁高龄的邓小平在家人和有关人员陪同下,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回到北京后,他又视察了首钢。邓小平在南方各地巡视,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称为“南方谈话”。“南方谈话”回答了当时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些重大认识问题。其中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58年,《红旗》杂志转引毛泽东的话说:“我们的方针,应该有秩序的把工、农、学、商、兵组成为一个大公社,从而构成我国社会的基本单位。”这反映出当时党和政府
[? ]
A.要变革生产关系,尽快实现“一五”计划的指标
B.要加强民族凝聚力,应对严峻的国际形势
C.忽视客观规律,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
D.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改革生产关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12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揭晓,在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前10名中,江苏省占7席。下列直接有利于加快江苏经济发展的举措有
①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②在长江三角洲开辟经济开放区
③上海浦东的开发和开放?
④划定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从选项结构看①②③④中排除1个即可,海南岛位于中国最南端,与江苏相隔甚远,因此与题意不符,答案选A。
点评:组合型选择题主要有3种形式:(1)双序式。即试题有2个正确的序号。(2)三序式。即试题有三个正确的序号。(3)不定式。即试题正确的序号不定。命题有以下可能:(1)小切口型。将同一历史时期或同一历史事件影响下的知识进行归类组合,此类题的跨度不大,但分析深,角度广,考查分析理解能力。(2)大跨度型。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知识进行归类,此类题分析程度不深,但时间、空间跨度大,主要考查归纳和比较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