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20世纪60年代美国总统肯尼迪在一次演说中谈到“世界上有许多人确实不懂,或者说他们不明白什么是自由世界和共产主义世界的根本分歧。让他们来柏林吧。……自由有许多困难,民主亦非完美,然而我们从未建造一堵墙把我们的人民关在里面,不准他们离开我们。”关于演说内容理解不正确 的是
A,演说中的墙是指修建于1961年的柏林墙? B.演说反映了当时两种意识形态的激烈对抗 C.演说中的墙成为美苏冷战的标志? D.演说中的墙于1991年被拆除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随着苏联解体、美苏对抗的消失和日本经济强国地位的形成,日本积极谋求军事强国和政治大国地位。为此,日本众议院通过了允许向海外派遣自卫队协助联合国维和行动的法案,并谋求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这表明日本?(?)
A.右翼势力发展、军国主义复活
B.反对美国在日本建立军事基地
C.凭借实力扩大自己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
D.改变传统的美日战略伙伴关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A项最具谜惑性,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和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并不一定是坏事,关键是从日本战后的表现来看,它是否有条件和有资格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它到底对世界和平与安全都有过哪些贡献呢?这是认识问题的关键,所以A的说法不正确,不能把日本国内右翼势力发展和军国主义复活与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与“入常”硬性地划上等号。 至于B、D两项显然与史实不符,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一直是美国重要的战略伙伴,也是美军重要的军事基地。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对其全球战略进行重大调整:改善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关系;从越南撤军;不再反对英法拥有独立的核力量;开启美日“友好外交的新纪元”。下列因素中,促使这一时期美国调整对外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A.苏联军事力量的发展和对美遏制的加强
B.多个力量中心的崛起和世界政治格局日趋多极化
C.发展中国家的崛起和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D.联合国地位的日益提高和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是美国对外政策出现重大调整:同中国改善?关系,?调整同西欧和日本的政策,?对苏以软弱和防御为特征。?根源在于世界格局日趋多极化。?A、C、D三项是多极化的具体表现。故选B?。
点评:多极化趋势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欧共体的形成、第三世界的兴起都比较受高考的青睐。
要注意世界眼光,从整体世界的宏大背景中认识和把握世界格局的形成、发展、演变及其影响,力避就事论事的学习方法,从而做到切入点具体、背景宏阔、含义深刻的学习效果。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某文章在分析当今国际格局时采用了一个示意图,该图反映了当今世界格局“一超多强”的趋势,天平的一边如果是美国,那么另一边应是( )?
A.日中俄印
B.法德英日
C.欧日俄中
D.亚非拉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当今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强化,呈现出“一超多强”的局面, “一超”是指美国是超级大国而“多强”是指欧盟,日本,俄罗斯和中国,所以答案选C,A B D三项说法不符合上述史实。
点评:战后世界格局经历了两级格局的严重冷战对峙,苏联解体后的局部地区的激烈冲突,以及当前多极化趋势发展日益深化等阶段。从中不难发现,和平与发展仍将是此后世界发展的主题,但局部冲突难以避免,世界多股力量的对比和分化组合尚在变动之中。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05年5月,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时,普京总统说:“苏联解体是20世纪最大的政治悲剧。”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
A.制度因素: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影响了其发展
B.外部因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
C.领导因素: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加快了苏联解体的过程
D.民族因素:民族问题是毁灭联盟的火药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本身。这种体制严重阻碍了苏联社会经济的发展,加上改革的成效不大,最后出现经济上的一系列问题,并与西方形成巨大反差。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