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中历史知识点复习《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答题技巧(2019年最新版)(六)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汉武帝为加强皇权实行内外朝制,有亲信、近臣组成决策机构——内朝,故A项正确;BC项是在东汉时期,D项是在隋唐时期,不符合题干要求,故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机构与少数民族聚居有关的是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原创】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而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除了诸侯王以外,刘邦又分封萧何、张良等一百多位功臣为列侯,建立侯国,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因此,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并没有完全回到西周封建的道路上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西周地方实行的是分封制②汉初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③“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是因为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侯国直属中央④汉代实行分封制度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由“西周的封建是层层分封”可知西周实行的是分封制;由“汉代封建只有一层分封,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每个王国领有三四郡、五六郡不等”可以分析出汉初实行的是郡国并行制;由“诸侯王国以下依然是郡县制”和“这些侯国的地位与县相当,但直属中央”可以看出汉代封建只是郡县制的变形。故①②③正确,所以本题选B项,A、C、D中的④错误,故不选。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政治制度?郡国并行制。
【原创理由】本题较注重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以“汉初地方制度”作为核心史料,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史料的准确解读,提取有效信息,有一定难度,但是只要能正确解读材料,都可以顺利解决问题。这类试题是高考常见试题,因此需要在备考过程中加强训练。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唐朝杜牧在《上宣州高大夫书》说:“自去岁前五年.执事者上言,云科第之选,宜与寒士,凡为子弟.议不可进。熟于上耳.固于上心。上持下执,坚如金石,为子弟者,鱼潜鼠遁,无入仕路。”材料反映了当时的选官制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的意义。其中“上持下执,坚如金石,为子弟者,鱼潜鼠遁,无入仕路”表明没有真材实能的人士不能当官的,打击了当时的门阀氏族,故选D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唐太宗贞观八年(634年),左仆射李靖因病辞去宰相职务,太宗不同意,要求他“疾小瘳,三两日一至中书门下平章事”。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始以某官(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为宰相。这说明( )
A.唐朝重视对宰相权力的限制
B.唐太宗在位时重用人才
C.唐朝更改宰相的名称和职责
D.唐太宗废除了宰相官职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A 据题干材料,从唐太宗开始设置“中书门下平章事”到唐高宗规定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者为宰相,行使宰相权力,其实质目的是为了限制相权,与重用人才无关,排除B项,故选A项。平章事为另设职位,C项错误;题中未体现丞相官职被废,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君主专制的加强·三省六部制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