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和谐世界”新理念是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下列新中国的外交活动和这一理念不吻合的是?
A.新中国成立后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
B.1953年,周总理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1955年周总理在亚非会议上阐述“求同存异”方针
D.2001年,中国领导成立上海合作组织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辛亥革命时,帝国主义国家不承认南京临时政府,其主要原因是?
A.帝国主义国家严守中立
B.临时政府坚持反帝
C.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D.帝国主义反对中国真正实现民族独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解题可采用直选法与排除法相结合,A项易排除,由于临时政府的资产阶级软弱性,承认列强在华特权,故排除B项。C项是实现D项的手段,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图这张历史照片拍摄于1955年万隆会议期间,照片反映了各国代表赞扬和拥护周恩来在会上的发言,休息时他们纷纷找周恩来总理签名留念。周恩来在这次发言中提出的外交方针是

A.一边倒
B.求同存异
C.另起炉灶
D.不结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一边倒”、“另起炉灶”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实行的外交政策之一,故A、C项不正确;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故D项不正确;1955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外交方针,故答案选择B项。
点评:近年高考中重点考查新中国外交政策变化的原因,成就等。在复习备考中应注意:(1)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及外交政策制定的特定历史背景;(2)理解新中国建立初期独立自主外交政策的表现;“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3)把握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成就,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求同存异”方针。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应是
①进入了“滞胀”阶段,通货膨胀严重
②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慢
③以信息产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成为经济的主导产业
④财政赤字逐年递减,呈现出经济繁荣景象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世界银行前首席经济学家约瑟夫·E·斯蒂格利茨认为: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材料说明全球化
A.缺乏公正性应该被抵制
B.是利益分配不均的根源
C.拉大国家间的贫富差距
D.缺乏持续发展的可能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准确解读,材料中“全球化并没有为世界上大多数穷人服务,也没有为环境服务,更没有为全球稳定服务”是解题的关键,主要强调了全球化为少数人服务,损害了环境,以及给全球带来了不稳定,旨在说明全球化拉大了国家间的贫富差距,C的表述符合题意,而ABD的表述均不合史实,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