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中国农耕经济最早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形成规模。下列考古材料最能反映长江流域原始农业特点的是
A.猪骨骨核
B.贮粮窖穴
C.稻谷遗存
D.炭化谷粒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清末以来,美国形象在中国教科书中所发生的变化和教科书对美国历史的解释,反映了近百年中国的美国研究及中国人认识美国的历程,以下哪一项反映的是民国初年中国人心中的美国形象
A.火车时代,“乘风而行”
B.战略盟友,民主国家
C.纸老虎,一天天坏下去
D.政治典范,民权楷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切入考查对历史发展脉络的掌握。中华民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按美国的三权分立原则建立起来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故D项正确;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已完成,而火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A项排除;B项“战略盟友”说法错误;C项是指以蒋为首的国民政府,排除。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临时约法》
本题难度:困难
3、选择题 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这一法制建设方针的会议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五大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978?年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提出“ 有法可依 、 有法必依 、 执法必严 、 违法必究 ”。因此选A。
考点:新中国民主法制建设
点评:新时期的法律制度逐步健全:①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法制建设方针。②中共中央为刘少奇平反昭雪,并在全国范围平反各种冤假错案,为全面开展法制建设准备了政治基础。③加紧全面立法工作,如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④1997年,中共“十五大”正式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⑤1999年,九届全国人大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这使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达到新的高度,成为中国法制建设的里程碑。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A.在二战后才开始出现
B.是公有制与私有制相结合的产物
C.基本消除了自由竞争
D.是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完善与发展的表现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19世纪末出现的,但当时程度较低。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制度下,仍然以自由竞争为主。虽然加强了国家干预经济,有一些国有企业,但不是公有制与私有制相结合的产物。它的出现表明资本主义仍然还有很大的发展余地。故正确答案为D项。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经济领域的一件大事,时间是在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是近代中国经济领域的一件大事,时间是在19世纪60、70年代,即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故选B。A项是在19世纪40年代;C项是19世纪90年代;D项是19世纪末。
考点:民族工业的产生
点评:民族工业是考试的重点内容。民族工业的产生于19世纪60、70年代,在外国资本和封建势力的双重压迫下的夹缝中艰难的生存发展。在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得到初步发展、一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和辛亥革命的影响,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因日军的掠夺和国民政府的搜刮,是衰落萎缩时期。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