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近代历史学者蒋廷黻在谈到中国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时说:“条款虽很多……?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材料中的“为福”是指这些条约的签订?
[? ]
A.加速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
B.加强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友好往来 ?
C.使列强加强了对中国的控制?
D.加快了中国融人世界市场的进程
2、判断题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一 瑞蚨祥l868年创建于山东济南,1893年瑞蚨祥设立了北京分号——北京瑞蛱祥绸布店,在短短几年内几乎垄断了京城绸布行业……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
? 材料二 下图是瑞蚨祥青岛分号的经营销售额变化趋势图

? 材料三 1956年,瑞蚨祥公司向毛泽东主席呈写了《瑞蚨祥公司生产情况报告》,毛主席指示:“历史名字要保存,瑞蚨祥、同仁堂一万年要保存!”1985年瑞蚨祥被国内贸易部命名为中华老字号,老字号焕发新生机;济南瑞蚨祥绸布店1988年完成销售480万元,实现利税46万元。
——以上材料摘自《中国近现代经济史》
(1)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瑞蚨祥创办时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经营销售额在l912—1925年、1937—1949年分别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分别指出其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反映了瑞蚨祥历经的两次重要的发展机遇,分别指出发展机遇出现的原因。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从19世纪70年代到甲午战争前,民族资本新开设的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工矿企业有50余家。……民族工业主要分布在缫丝业、棉纺织业、面粉业、造纸和印刷业、船舶业、机器制造业及采矿业等几个行业部门。
材料三 从甲午战争到1913年,民用工业有了明显发展。据统计,资本额在1万元以上的新式工矿企业达549家。
材料四 1914年到1919年间,民间机器工业有了重大发展,企业数字成倍增长,尤以纺织、面粉、电气、烟草发展显著。……纱锭由1914年的502700枚增至1919年的851032枚;织布机由1914年的2300台增至1919年的2650台,1920年达到4310台。……面粉业从1914年至1919年新增64家,1919年达到实有企业99家。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近代民族工业在区域分布和行业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自然及社会角度分析形成近代民族企业分布特点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海群英荟萃,许多人在此为上海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请列举近代中国发生在上海经济领域对全国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三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914——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给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带来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梁启超在谈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时发出这样的感慨:“哥伦布之后,有无数哥伦布;郑和下西洋之后,竟无第二个郑和。”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A.西方的航海技术远比中国先进
B.明朝的国力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C.自然经济自给自足的特性决定的
D.中国人热爱和平,西方人热衷海外殖民
5、判断题 1884年,曾国荃在奏疏中称:“近年以来,印度、日本产茶日旺,售价较轻,西商皆争购洋茶,以致华商连连折损。据皖南茶商估计,光绪十一、十二两年,亏本自三四成至五六成不等;十三年亏损尤甚,统计亏银将及百万两,不独商贩受累,即皖南山户茶农亦因之交困。”造成上述情况的主要原因是
[? ]
A.中国闭关锁国未真正纳入世界经济体系
B.农业经济完全半殖民地化
C.外人长期掌控海关税务司
D.列强商业资本主义的扩张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