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 我国在制订“二五计划”的目标时,对粮食、棉花、钢铁产量的预定目标进行了反复修改。下表是从
1955年夏到1956年夏的三次修改。从中可以看出

[? ]
A.三个方案都是不可行的
B.只有第一个方案是可行的
C.第二个方案有冒进的倾向
D.第三个方案过于保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曾流行过一个口号“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当时,有的国家领导人认为,中国很快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党的十三大提出,我国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导致这种认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吸取了大跃进运动的教训
B.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D.总结了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因而,党的十三大在正确分析了中国的国情之后,明确指出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悟空跳山没跳过,他说山中有妖魔。大山一听哈哈笑,这是社员炼的铁。”这是我国20世纪五十年代末的一首诗歌,它反映的历史史实是
[? ]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人民公社化运动
C.大跃进运动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20世纪80年代前期,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说:“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总之,三十几年的经验是,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上述材料反映的实质是?
[? ]
A.必须坚持长期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B.由于“人家封锁”,给中国带来困难?
C.建国后,曾长期实行“闭关自守”
D.关起门来搞建设是发展不起来的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与中共八大的相似之处不包括
[? ]
A.都正确分析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B.都以经济建设为党的主要任务
C.都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
D.都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上的成功探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