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 ]
A.设立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将上海浦东作为对外开放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布洛赫在《历史学家的技艺》里说:“任何一件历史事实的产生都是人类内心世界驱动的结果,考察历史不仅要了解彼时彼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状况,还要研究人们心理世界,包括动机、情感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钟表玩具,家家皆有之;呢绒洋布之属。遍及穷荒僻壤;江浙风俗,至于舍国家钱币而专行使洋钱,且昂其价,漠然无知其非者.一闻修造铁路,电报、痛心疾首,群起阻难,至有以见洋人机器为公愤者。曾颉刚以家讳乘坐南京小轮船至长沙,官绅起而大哗,数年不息,时甘心承人之害以使吾之脂膏,而夹全力塞其利源。蒙不知其何心也。
——《郭松焘诗文集》
材料二 妇女贪上海租界佣价之昂,趋之若蝥,甚有弃家者,此未见者也。自租界北辟,男以商贩营生而奢华渐起,女以纱丝工作而礼教鲜存也。声气远播之后,内地妇女之妄想自由,误用自由者,逐相率至沪,父母丈夫不能阻也。
——《适可斋记言(19世纪末20世纪初)》
材料三 女子裹脚从此解放了,已经裹的放掉,已经裹小的也放大,社会上很自然地一致认为,民国纪元以后生下的女儿,一概不裹脚。
——黄炎培《我亲身经历的辛亥革命事实》
请回答:
①据材料一,指出当时一些官绅对机器生产的心理态度?材料作者对这一态度的观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归纳19世纪中后期支持材料作者观点的社会阶层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据材料二,指出当时妇女对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心理态度?从当时社会状况看推动这一心理产生的原因有哪些?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当时社会政治思想领域的变革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据材料三,指出辛亥革命对社会生活习俗的心理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习俗变迁的特征与趋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在新史学理念影响下,社会心理进入史学家视野,这对史学研究和历史学习产生了怎样影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态度:顽固而愚昧地反对机器生产。观点:厌恶官绅的保守心态,阶层:洋务派,资产阶级(维新、革命派)
(2)态度:热切追求新生活习俗。原因: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维新等启蒙思想的传播;中国完全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的影响。特征:新思想与旧思想冲突,例如:维新派与封建顽固派论战:革命派与维新派论战。
(3)影响:人们积极接受、推进文明习俗。趋势:由烦琐走向简约文明;生活心理由封闭走向开放;存在地区性发展不平衡。
(4)为人们观察历史提供了新视角,开拓了新视野;使史学研究更全面、更丰富。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改革开放后天津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有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这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的优惠政策。1988年以后经国务院批准天津成立了
[? ]
A.沿海开放城市
B.经济技术开发区
C.经济特区
D.滨海新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读《中国对外开放形势示意图》,既位于广东省,又属于沿海开放城市的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主要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大连、宁波属于沿海开放城市,但分属辽宁、浙江,海南属于沿海经济开放区。广东省湛江市符合题意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国际舆论曾评价新中国某一“开放行动”是建国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 ]
A.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