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吴国
| 前473年越灭吴
| 蔡国
| 公元前447年,楚灭蔡
|
莒国
| 公元前431年,楚灭莒
| 巴国
| 公元前316年秦灭巴
|
越国
| 前306楚国灭越
| 宋国
| 公元前286年齐灭宋
|
薛国
| 约前278齐、魏共灭薛
| 鲁国
| 公元前249年楚灭鲁
|
陈登元{国朝旧闻}记:战国时期共发生战争 191次,如果加入内乱,几乎年年战争
|
材料二?赵武灵王……曰:“吾国东有齐、中山,北有燕、东胡,西有楼烦、秦、韩之边。今无骑射之备,则何以守之哉?……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于是始出胡服令,而招骑射焉。
材料三?赵武灵王依靠胡服骑射改革后所招募与建立的强大骑兵,在经营胡地的同时,出兵灭掉中山。史称其时山东之国,强莫如赵(《战国策·赵策三》)。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所获取的巨大成就,在当时产生了巨大影响。
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材料一、二、三请概述赵武灵王的改革。(8分)
(2)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虽说效果显著,但终究仅仅是一场军事改革,是不能与秦国的商鞅变法相提并论的。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赵武灵王改革不能与商鞅变法相提并论。(7分)
参考答案:(1)战国兼并战争愈演愈烈,弱肉强势。赵国居于四战之地,边境所存在的严重危机。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改革,改革使赵国成为军事强国。(8分)
(2)商鞅变法注重对社会全面的变革,承认土地私有制,消除贵族的固有特权,重用贤能,鼓励耕战,从根本上使秦国走上强盛,是标本兼治。造就秦国最终横扫六合确必然之势。(4分)而赵国武灵王胡服骑射仅局限于军事,它没有政治,经济措施与之配套进行,只是治标,决定了赵国在战国后期激烈的兼并战争中充其量也只能是昙花一现。(3分)
本题解析:
(1)结合材料“战国时期共发生战争 191次,如果加入内乱,几乎年年战争...故寡人变服骑射,欲以备四境之难...赵武灵王依靠胡服骑射改革后所招募与建立的强大骑兵,在经营胡地的同时,出兵灭掉中山。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改革所获取的巨大成就”可以概述赵武灵王的改革是赵国居于四战之地,边境所存在的严重危机。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改革,改革使赵国成为军事强国。
(2)考查了改革的比较性认识。一般可以从是否对社会全面的变革、是不是标本兼治、改革是否全面深刻等方面进行比较性认识。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关于考成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考成”就是考核各级官吏的政绩②目的是提高行政办 ?事效率,保证新法畅通
③规定“以钱谷为考成”?④具体做法是由三级机构逐层定期审核各级官吏政绩、实行赏罚?
[?]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吴起在楚国变法,最后被乱箭射死;商鞅在秦国变法,在秦孝公死后被杀,尸体车裂示众。这一史实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
A.吴起、商鞅为了推行变法,严刑少恩,不得民心
B.改革要适应历史发展规律
C.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贵族争夺统治权斗争异常激烈
D.吴起、商鞅变法的时机还不成熟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是因为?
[? ]
A.改革建立了民主共和制度
B.资产阶级是改革的领导者
C.改革废除了封建身份制度
D.改革发展了资本主义工商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转型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展开变法。商鞅变法强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主要是为了
A.革新中国婚姻制度
B.发展农业生产
C.打击旧贵族势力
D.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商鞅变法强制推行这一措施的直接目的是发展农业生产,但根本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因此正确选项为D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