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这一感叹反映的孔子的思想主张是
A.克己复礼
B.仁者爱人
C.为政以德
D.有教无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原文出自《论语·八佾篇》。佾是奏乐舞蹈的行列,也是表示社会地位的乐舞等级、规格。一佾指一列八人,八佾八列六十四人。按周礼规定,只有天子才能用八佾,诸侯用六佾,卿大夫用四佾,士用二佾。季氏是正卿,只能用四佾,他却用八佾。孔子对于这种破坏周礼等级的僭越行为极为不满,因此,在议论季氏时说:“在他的家庙的庭院里用八佾奏乐舞蹈,对这样的事情也能够容忍,还有什么事情不能够容忍呢!”因此A符合。BCD三项虽是孔子的主张,但与材料本身意思不符。
考点:本题考查儒学。
点评:孔子:
(1)历史地位: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在春秋晚期创立儒家学派,被后世尊称为“万世师表”,被后人尊称为“ 至圣”。
(2)思想主张:
①核心思想:“ 仁 ”。仁就是爱人,要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在政治上:
A. 强调统治者要 以德治民 ,爱惜民力,取信于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B. 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 克己复礼”。(思想的保守一面,站在保守奴隶主的立场)
C.主张一定程度的改良和革新。
(3)教育方面:
①首创私人讲学,主张“ 有教无类 ”,打破了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②整理“六经”即:《诗》《书》《礼》《易》《乐》和《春秋》。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1905年,同盟会出版的《民报》创刊号撇开孔盂老庄,把墨子奉为一代宗师,并刊登了臆想的墨子画像。当时配发的文字介绍,最有可能的是称墨子为
A.中国古代反对民族压迫第一人
B.中国古代关注民生第一人
C.世界第一和平主义大家
D.世界第一平等博爱主义大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墨子主张兼爱,和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宣扬的博爱思想有类似之处,故选D。A项在墨子思想中无法体现;B项不是辛亥革命的核心目的,核心是推翻君主专制创立民国。C项涉及到墨子的非攻思想,但是和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的目的关系不大。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孟子发展了孔子的学说,主要表现在
A.提出了“大一统”的政治主张
B.提出了争取小生产者政治权利的主张
C.构建了以人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体系
D.提出了崇民惠民的具体措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诸家中,最有实力的两派是
A.儒、法
B.墨、道
C.儒、墨
D.兵、道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春秋时,齐国管仲的“相地而催征”和鲁国的“初税亩”都反映了
A.封建生产方式比井田制进步
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C.上层建筑对经济发展的反作用
D.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