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法国元帅福熙在1919年预言:“这不是和平,这是二十年的休战。”其主要依据是
A.国际联盟软弱无力
B.英国推行“均势”政策
C.美国抛出了“十四点原则”,企图称霸世界
D.战胜国的宰割行径,激起战败国的复仇情绪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考查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因为凡尔赛体系是在制裁德国的基础上形成的,而华盛顿体系束缚着日本的发展,致使德国和日本必欲冲破之,也就是说未消除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反而埋下更大冲突的种子,故法国元帅福煦有此“预言”,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梁启超在《欧洲心影录》中写道:“虽然侥幸没有小产了去,却成了先天很虚弱的一个孩子,连他的产婆(威尔逊)也弄得焦头烂额,把许多人对他前途的热望,倒灰冷了一半,就此看来……这件东西还未到真正瓜熟蒂落的时候。”梁启超所指的产生于巴黎和会的“这个东西”是
A.国际联盟
B.对德和约
C.《四国条约》
D.美国霸权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20年,美国参议院共和党人亨利?洛奇说:“不能为了维护世界和平而削弱自己,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 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到美国。”这段话反映了美国
A.对威尔逊总统“十四点和平纲领”的支持
B.对苏维埃俄国新生政权发动军事围攻
C.在华盛顿会议上限制日本在远东的扩张
D.对英法操纵国联不满,拒绝参加国联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中的“维护世界和平”、“不能使我们的主权从属于别的国家”,指的是英法操纵了国联,美国拒绝参加国联。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0分)
材料一、1893年法国和俄国结为同盟,面对这一腹背受敌的地缘政治现实,德国仍然固执的转向“世界政策”并发展大海军,以获得“阳光下的地盘”。因此,英国主动向德国靠拢并进行了三次同盟谈判都失败了。
材料二 ?数百年的商业积累以及工业革命的发生使西方社会最终进入“帝国时代”,这意味着大规模的世界性战争将不可避免。
(1)“阳光下的地盘”是指什么?英国同德国谈判失败的根本原因何在?(4分)
(2)怎样理解“大规模的世界性战争将不可避免”?(3分)]
材料三、“凡——华”体系播下了更多纷争的种子,它从诞生那一日起,就注定它是短命的,并要孕育一场更为惨烈的世界战争。
(3)为什么会有这种断言?(3分)
参考答案:(1)殖民地(1分)
德国经济发展迅速,要从英国手中夺取殖民地。(3分)
(2)一战爆发的根源在于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3分)
(3)““
凡——华”体系存在着战胜国之间、战胜国与战败国之间、战胜国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资本主义与苏俄之间的矛盾,因此不稳定,只是暂时调整了列强之间
的矛盾,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必然会导致世界大战的爆发。(3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幸福,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藉此能够养肥我们自己……如果法国和意大利准备利用它们暂时的战胜国权利去毁掉已经战败投降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并以此来结束这场欧洲内战的话,它们自身同样会走向毁灭,因为战胜国和战败国被背后的精神和经济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由和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
——据[英]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12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主张与凡尔赛和约规定的不同之处。(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4分)
参考答案:(1)不同:有限度的赔款,以便德国恢复;苛刻的巨额赔款,彻底削弱战败国。
(2)原因:认定德国的战争责任;汲取一战教训,反对民族利己主义和战胜国的掠夺;将欧洲视为一个整体;预见到和约的灾难性后果,避免战争的重演。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获取和比较分析能力。第(1)问从二者在赔款上的程度不同及各自的不同目的分析;第(2)问从微观(德国)和宏观(欧洲)角度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