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0分)世界政治格局是指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各种力量从自身利益出发,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在一定时期内所形成的一种结构形态。它既是相对稳定的,又是变化发展的。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全世界自由的人民指望着我们支持并维护他们的自由。如果我们领导不力,我们就可能危及世界和平——而肯定会危及我们自己国家的利益
——据1947年杜鲁门在国会两院联席会议上的讲话整理
材料二:

材料三?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日益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
材料四?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美国既是超级大国,也不是超级大国。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至于其他问题,如经济力量,美国仅仅是一个大国,还有很多与美国匹敌的其他国家?
——据基辛格1993年的讲话整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图中两大组织的性质和其成立的影响。(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日益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得挑战”的根本原因。(1分)分析影响新的国际格局的主要因素。(2分)
(4)材料四反映出世界格局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面对这种变化,中国在经济和外交上是如何应对的?(2分)
2、判断题 有学者指出:“二战后以美苏为两极的世界格局的形成和持续,代表着战后力量均势的出现和保持。在这种力量均势被打破之前,两极格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但是它又因国际力量对比的不断变化而受到撼动,并且已受到逐步壮大起来的其他力量中心的挑战。”导致两极格局“受到撼动”和“挑战”的因素不包括?
[? ]
A.欧洲共同体形成
B.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C.中国振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D.世界多极化格局基本确立
3、判断题 2008年是冷战结束以来国际形势深刻变化的一年。有专家认为2008年的国际格局是“群龙无首”,这一评价所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美国霸主地位动摇
B.“一超多强”局面终结
C.多极化格局形成
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4、判断题 保罗·约翰逊在《现代:从1919到2000年的世界》中写道:“(20世纪)80年代,人类刮起了一场巨大的求变之风……80年代成为当代史的分界线。民主精神恢复了自信,开始广泛传播。”这场 “求变之风”对世界产生的深远影响是
A.加快了西方政治民主化进程
B.壮大了国际社会主义力量
C.导致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D.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
5、判断题 冷战期间。美国认为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苏联则认为“美国正在积极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影响二战后美苏同盟关系破裂的因素包括
①美苏两国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上的差异
②美苏双方互感“安全威胁”?
③英国等欧洲国家推波助澜
④二战后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