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二战后,经济全球化不断发展。被称为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是
①世界银行 ②关贸总协定 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④联合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维持世界经济贸易稳定发展的三大支柱是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所以①②③符合题意要求,而④联合国是世界政治组织,不属于经济范畴,故答案选A项。
点评:识记能力是高考能力考查层次中的最低端,历史事件、时间、事件内容的考查是高考历史试题中的常见题,主要涉及对教材中知识点的识记,在平时的学习中必须加强时间、事件、事件内容方面的记忆。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罗斯福新政开辟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这种模式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
A.加强了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B.缓和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C.使美国社会经济日益稳定
D.保存了美国的民主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题干点出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国家干预经济,问题是:国家干预经济能解决当时经济危机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解答本题关键是理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对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下是不可能根除的,但可通过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缓和矛盾,B项正确;加强了对工业计划指导是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因素之一,但不是主要原因,A项排除;CD项属于罗斯福新政的影响,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D项。故选B。
考点: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
点评: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
(1)新政顺应了时代的要求,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客观要求;
(2)美国有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经济,如给予农民大量补贴、兴建公共工程等;
(3)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新政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4)20世纪30年代,国家干预经济和运用财政政策调整经济成为美国经济学界的强大思潮,从而为实行新政提供了理论依据;
(5)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国家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
(6)罗斯福的个人因素。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19世纪后半期日本崛起有哪些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6分)
参考答案:日本明治维新创造条件;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殖民扩张获得原料、资本、市场.保留大量封建残余,国内市场狭小,资源不足,农业落后。
本题解析:从明治维新后日本的状况、工业革命的影响、殖民扩张的影响等几方面分析有利因素。从明治维新的局限性、日本的地理条件等分析不利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下列关于二战后建立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贸易体系中的统治地位
B.有利于美国进行大规模的商品输出
C.它消除了二战后初期阻碍国际贸易的外汇管制
D.它是世界上第一个以法律形式调整国际贸易关系的体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实际就是美元“绑架”全球,其基本特征是( )。
A.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和最丰富的黄金
B.35美元等于1盎司黄金
C.美元与黄金挂钩,资本主义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D.包括中国在内的44个国家代表共同签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征就是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并保持固定的汇率和比价。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