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孙中山病逝后,蔡元培曾作挽联祭奠:“是中国自由神,三民五权,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挽联所肯定的孙中山的主要功绩是
A.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B.推翻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
C.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D.积极领导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斗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材料中“三民五权”是指三民主义和五权宪法,“推翻历史数千年专制之局”是指推翻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君主专制制度,B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方的扩张促进了非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和西方化。这些社会的政治领袖和知识领袖用以下三种方式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对西方的影响做出了回应:
日本从1542年第一次同西方交往到19世纪中叶,实质上遵循了拒接主义的路线。它只允许有限的现代化形式,如获得火器,但严格禁止引进西方文化,包括最引人注目的基督教。西方人在17世纪中叶全部被驱逐。这一拒绝主义立场由于日本1854年在美国海军准将柏利的压下被迫开放门户和1868年明治维新之后全力学习西方而告终。
现代化是可望的和必要的,本土的文化与现代化不相容,必须抛弃或废除;为了成功地实现现代化,社会必须完全西方化。现代化和西方化必须相互加强,而且必须相辅相成。这一方法以19世纪末一些日本和中国的知识分子的论点为典型,他们认为,为了实现现代化,他们的社会必须放弃其传统语言,而采用英语作为国语。
第三种是试图把现代化同社会本土文化的主要价值观、实践和体制结合起来。可以理解,在非西方的精英中,这种选择一直是最流行的。在中国的晚清时期,人们提出了一个口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日本,口号是“日本的精神,西方的技术”。
——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世界秩序的重建》
根据材料简要评述一种或几种观点 。(12分)(要求:围绕材料任选一种观点进行评述,观点明确,史论结合)
参考答案:
(1)观点一:拒绝主义;观点二:基马尔主义(凯末尔主义);观点三:改良主义(论据略)。
本题解析:首先要归纳材料中的观点,作者指出了对于西方文明的三种反应,第一种是严格禁止引进西方文化的拒绝主义;第二种是完全西方化;第三种是试图把现代化同社会本土文化的主要价值观、实践和体制结合起来。然后选择其中的一种观点进行评述,但要注意史论结合。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圣雄甘地》一书中写道:“为了追求终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实现印度的解放事业,甘地拖着一双布满伤痕的脚走遍印度各地遥远的偏僻地区,访问成千上万个……村庄,生活在肮脏不堪的麻风病人和穷不堪言的贫民窟中间……身陷阴森可怖的监牢中。”下列各项,属于甘地的经历的有( ? )
①冒着生命危险调解教派争端 ?②深入社会,唤醒民众
③创建武装革命根据地 ?④为了民族解放多次被捕入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孙中山、凯末尔、甘地思想的共同点是
A.都以建立独立共和国为目标
B.都具有反宗教的世俗主义思想
C.都以民族主义为主要内容
D.都主张向苏俄学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解题关键在于把孙中山、凯末尔、甘地三人定位为民族解放运动的领导人,三人领导民族解放运动的根本出发点在于争取民族的独立自主,故C项符合题意。B、D两项容易确定不是三人的共同点,A项具有较大的干扰性,甘地倡导非暴力不合作运动,是为了争取印度的自治、独立,一战后,甘地还没有把建立独立共和国作为目标,故A项不适合甘地。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有人说“凯末尔革命开创了现代民族解放运动史这一类型的先声”。这里所说的“这一类型”是指
A.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族民主革命
B.具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民族民主革命
C.在十月革命影响下的民族民主革命
D.发生在西亚地区的民族民主革命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属材料选择题,回答时要认真阅读材料,理解题意。凯末尔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因此其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题目中要求的“类型”应当是指革命的性质,所以本题的最佳答案应为A项。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