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是农民对(?)政策衷心拥护的生动写照。
A.土地改革
B.人民公社
C.联产承包
D.减轻农民负担
2、判断题 1992年被人们称为中国30年改革进程标志性的分水岭。“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1992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作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党和政府
[? ]
A.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
B.肯定了私营经济的合法地位
C.确立了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D.形成了立体全面的开放格局
3、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历史上的重大转折。如图,我们从《转折——亲历中国改革开放》一书中可以了解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发生的重大变化有 ( )

①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根本性突破②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质的变化③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④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一,已经实现了民富国强
A.①②③
B.①③
C.①②④
D.③④
4、判断题 我国隋唐时就已发展起来的集市贸易,在建国后一度销声匿迹。但在1962年到1965年,城镇中重现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
[? ]
A.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B.农村中的经济体制改革初见成效
C.农村中的“左”倾错误在—定程度上得到纠正
D.对国民经济的调整任务基本完成
5、判断题 当代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是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作相对较高的评价
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
B.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C.1953——1956年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