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儒家思想成为西汉的统治思想是在( )
A.汉文帝时期
B.汉高祖时期
C.光武帝时期
D.汉武帝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此题考查记忆能力,汉武帝推行儒家思想,成为封建国家的统治思想。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
①基本消除了敌对的政治势力 ②稳固了在唐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核心地位 ③为其登上皇位扫平了道路 ④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④是科举制的历史作用,将带④的选项排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世纪70-80年代,中国一些民族企业在国内投资却在香港注册,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本国投资环境较差
B.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
C.香港政策自由
D.与国际社会接轨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08年11月烟台市高二期中2题)史学家张岱称:“阳明先生创良知之说,为暗室一炬。”文中的“良知”是指?
A.内心世界
B.自然规律
C.社会规律
D.天的意志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王阳明思想核心是“致良知”,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天理。人天生具有良知,因此天理在心中,不必外求,只要克服私欲,回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这就强调了自我的主动作用,激励人们奋发斗志。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台湾歌手王少峰在其创作的歌曲《海峡两岸》中写道:“相逢太美分离太痛,海峡两岸情意浓。”如果依次审视1949年以后的两岸关系,下列解读错误的是
A.“分离”的直接原因是国共两党的内战
B.“相逢”最早应该在20世纪80年代
C.“太痛”说明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D.“太美”表明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属于否定式选择题,D表述错误,1992年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而非两岸当局都接受“一国两制”,因此选D。
点评:祖国统一问题主要是对“一国两制”与台湾问题的考查,但命题极少。本考点要关注“一国两制”的提出及意义;香港、澳门回归,两岸交流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