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冷战的梦魇与核战争的阴影让世界忍受着极限的煎熬与折磨。而它正是对紧张战争状态的模拟与揭示,以此来对心灵的紧张状态进行舒展和缓冲,进而表达对战争和残酷政治的反抗与颠覆。这里的“它”是指( ? )
A.浪漫主义音乐
B.批判现实主义文学
C.立体主义绘画
D.摇滚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音乐不仅是生命中流动的旋律,它还是游走在心海的精灵。音乐使一个民族的气质更独特,使人类的精神爆发出火花,更是一部鲜活的史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贝多芬,德意志著名音乐家,一生中创作了大量音乐作品。他对当时的自由思想很是同情,在作品《爱格蒙特》、《费黛里奥》及《第九交响曲》中都有表现,就这方面而言,贝多芬是第一位伟大的“主观”作曲家,并且他创作的唯一歌剧《费黛里奥》被公认为是爱情与自由的象征。《英雄交响曲》创作前发生许多重大事件:1789年标志着封建专制堡垒的巴士底监狱陷落;1799年拿破仑执政,五年后称帝。这部作品热情讴歌了在“自由、平等、博爱”旗帜下实现的法国革命,标志着欧洲音乐历史中具有重要社会政治意义的题材第一次进入交响乐这一音乐领域。
材料2:《黄河大合唱》是冼星海最重要的和影响最大的一部代表作,创作于1939年3月。其第七部分是“保卫黄河”:
(多声部合唱)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河西山冈万丈高,河东河北高粱熟了。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这是一部反映中华民族解放运动的音乐史诗。作品表现了在战争年代里,中国人民的苦难与顽强斗争,也表现了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不可战胜的力量。
请回答:
(1)结合材料1和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贝多芬是第一位伟大的‘主观’作曲家”?其重要的贡献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材料说明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是什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英雄交响曲》和《黄河大合唱》各体现了怎样的时代主题?这两部优秀交响乐的共同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原因:贝多芬追求进步和自由,其作品具有强烈的反封建与追求民主革命的精神,能站在“自我”的角度,对自由和奋斗大加赞美,因此他被称为第一位伟大的“主观”作曲家。贡献:对交响曲的发展和创新,将声乐与器乐结合,开创了交响曲的新形式;将古典主义音乐发展到顶峰,又开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
(2)背景:中国遭到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国共合作领导全民族的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开创敌后战场,走人民战争路线,通过游击战等方式抗击日本侵略者。影响:重塑了中华民族顽强斗争的英雄形象;展现了中华儿女不畏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团结御侮的信心,为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3)《英雄交响曲》:反对封建专制、赞颂资产阶级的民主精神;《黄河大合唱》:反抗日本侵略、赞颂中华民族不可战胜的伟大精神。共同点:旋律优美、气势磅礴;成功赋予音乐反映社会重大题材的使命;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其音乐常让人想起贝多芬,却比贝多芬更多地流露出诗人般的气质,更有浪漫主义色彩的是下列哪一人物
[? ]
A.舒伯特

B.雨果

C.舒曼

D.拜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他的音乐光影斑驳、精妙多姿。同样以《月光》为主题,贝多芬的是‘江天一色无纤尘’的皓月,而他的音乐则是‘暗香浮动月黄昏’的淡月,清幽雅深。”这里的“他”应是
A.牛顿
B.卓别林
C.德彪西
D.莫奈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中“暗香浮动月黄昏,清幽雅深”,这种作品风格的描述符合印象派音乐的特点,联系史实,其代表人物是德彪西,而牛顿是科学家,卓别林是表演艺术家,莫奈是画家,均不符合题意中音乐家的描述,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解题关键是准确掌握题干描述的音乐风格特点,同时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世界三大男高音”之一的帕瓦罗蒂不幸逝世,为纪念这位歌剧大师,音像公司要发行一张CD纪念专辑。下列哪一曲目可能被收录其中
[? ]
A.《英雄交响曲》
B.《天鹅湖》
C.《茶花女》
D.《蓝色多瑙河》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