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唐代诗人王维的著名诗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其中最能体现儒家伦理对传统节日影响的诗句
A.独在异乡为异客
B.每逢佳节倍思亲
C.遥知兄弟登高处
D.遍插茱萸少一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1952和1957年中国主要产品简表,出现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项?目
| 1952年
| 1957年
| 增幅(%)
|
钢(万吨)
| 135
| 535
| 296
|
煤炭(万吨)
| 6600
| 13100
| 98
|
布(亿米)
| 38.3
| 50.5
| 32
|
粮(万吨)
| 16392
| 19505
| 19
|
?
A. 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C. 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 D.“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在1958年,改革开放发生在1978年以后。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示意图
?
材料二?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用一幅示意图来表示民族工业的发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说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特点。(2分)1912—1919年间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迅速,其原因是什么?(6分)
(2)你认为F1可能是哪些因素?(4分)
(3)结合材料一二谈你对民族工业发展的认识。(4分)
参考答案:
(1)曲折发展(2分)
①民国的建立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激发了他们振兴实业的热情。
②政府实行了一些列有利于发展经济的政策,倡导使用国货。
③一战期间,列强减少了对话商品输出。
④群众性的反帝爱国斗争,有力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共6分,答出三点即可)
(2)本国封建势力;外国资本主义;官僚资本等。(答出两条即可,4分)
(3)认识:只有实现民族的独立才能实现民族的富强。(言之成理即可,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相对论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这主要受这一理论的哪一重要观点的影响
A 光速是不变的
B 时间、空间、运动、质量都是相对的
C 改变物质的质量能产生巨大的能量
D 光是一种量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相对论认为时间、空间、运动、质量都不是绝对不变的,而是相对的,这位人们提供了辩证的看待世界的途径。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战胜困难,开创新的局面。
(1)1936年中国工农红军胜利完成了举世震惊的长征。概述长征途中红军战胜的困难。(6分)
(1)1959年我国开始进入三年经济困难时期。1961年3月,中共中央在广州召开中央工作会议,决定在农村实行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恢复社员自留地和农村集市贸易,停办食堂等措施;工业则主要是调整计划指标,整顿企业秩序。依据材料概括这次国民经济调整的基本内容。(3分)调整取得了哪些成就?(2分)
参考答案:
(1)政治方面:纠正“左”倾错误;经济方面:克服缺衣少食、物资奇缺等困难;军事方面:冲破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自然方面:战胜恶劣的自然条件。(6分。每点2分,答对其中三点即得满分。)
(2)调整生产关系(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的错误)、调整经济计划指标、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关系。(3分)
成就: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人民生活得到改善。(2分)
本题解析:
本题围绕“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战胜困难,开创新的局面”设题,问题的设置比较简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即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