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深淘滩,低作堰”是战国时代某一著名水利工程的治水名言。这项水利工程兴建后,当地出现了“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的景象。这项水利工程是
A.京杭大运河
B.灵渠
C.都江堰
D.井渠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的题眼是“战国时代”。该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消除了水旱灾害,使当地成为“天府之国”。A京杭大运河开通于隋朝时期;B灵渠开凿于秦朝;D井渠是西汉时期发明的利用地下水通过地下渠道灌溉农田的水利设施;符合题干要求的只有C项。
考点:中国古代的水利工程
点评:都江堰是中国古代农业精耕细作的代表成就之一。都江堰是一个科学、完整、极富发展潜力的庞大的水利工程体系。两千多年前,都江堰取得这样伟大的科学成就,世界绝无仅有,至今仍是世界水利工程的最佳作品。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列哪一项不是电视艺术与电影艺术的共同点
A.科技革命的产物
B.让人感受到视觉、听觉的冲击和心灵的启迪
C.充分满足观众的娱乐、资讯等各种日常生活需求
D.满足人们不同层次的审美需要和精神追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中国科举考试自隋朝开皇年间创立至清光绪三十一年废止历经1300多年。从下表中可推出的合理的结论是
唐代至清代状元地理分布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数据表格,提炼信息,归纳分析的能力,由材料中可以看出唐朝以后区域分布越来越不平衡,①符合题意;由表格后的注释,可以得出北方的人才主要在黄河中下游地区,而南方则在长江中下游地区,②符合题意;由南宋时的数据及以后的变化,可以得出南北方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且与经济重心的南移有着重要关系,因此③④均符合题意,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著作中最可能出现蒸汽机示意图的是
A.《农政全书》
B.《海国图志》
C.《天朝田亩制度》
D.《各国律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秦汉时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多了。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专制主义的不断加强
B.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
C.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
D.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透过现象分析历史本质的能力。回顾已学知识可知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处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常常因为大权独揽对皇权形成威胁,因此历代王朝都采取措施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分散相权的根本目的就是皇权的加强即专制主义的加强,因此A符合题意。B民主政治的表述有误,C是材料要表述的现象,而不是本质,D混淆了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故选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专制主义的加强
本题难度: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