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13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材料二:? 1871年12月,日本政府派出有许多重要官员组成的大型使节团,从横滨出发,在1年零10个月时间里,先后访问了美英法等12个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考察了各国社会经济情况,日本领导人进一步认识了日本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开始寻找一条适合本国发展的道路。
材料三:上清帝第五书中,康有为围绕召开国会,定宪法,进一步提出变法的上、中、下三策,皇帝仿效彼得大帝和明治天皇,亲自主持大计,宣布变法,是上策;召集有才能的人,共商变法的具体方案和步骤,依次推行,是中策;责成督抚在各省实施新政,……是下策。?——《中国近现代史》(上册)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给日本带来的最大影响是什么?(4分)
(2)一、二两则材料是什么关系?根据材料指出日本明治政府是怎样发展本国经济的?有何影响?(5分)
(3)材料三中,康有为从日本的发展中提出了什么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目的?(2分)
(4)上述材料反映了怎样的历史发展趋势?(2分)
参考答案:
(1)佩里叩关。(2分)?使日本陷入殖民地的危机;激化了民族矛盾,激发了争取独立的民族意识;推动了武装倒幕运动。(2分)
(2)因果关系(1分):欧美的先进技术文化已经显示巨大的优越性; 接受学习欧美先进文明大力推动工业化的需要。(2分)?影响:推动了日本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生活习惯的西欧化,使日本迅速成为亚洲强国。(2分)
(3)皇帝主持自上而下的变法。?目的: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2分)
(4)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日本明治维新推行了诸多改革举措。图7寓意的改革举措是

A.“四民平等”
B.“文明开化”
C.“废藩置县”
D.“殖产兴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图片中可以看出:通过“缝补”把日本连为一个整体。明治政府推翻幕府统治之后,各地藩国依然存在,并且拥有很大势力,威胁着中央集权,不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1871年明治政府宣布废藩置县,废除藩国,设立府县,由中央委派官员管理,这样日本封建割据局面彻底结束,真正形成了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这样一方面有利于明治政府各项措施顺利施行,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故答案选择C项。
点评:关于“废藩置县”,除了把握其含义和意义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废藩过程中,对各藩大名,明治政府采取了优抚政策,减少了改革的阻力。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1868年,日本历史上著名的“五条誓文”指出要“破历来之陋习”。以下日本明治维新的内容符合这一誓文的有?
①废藩置县
②废除封建等级制度
⑧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
④剪去武士头上的发结,解除腰刀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准确理解和识记史实的能力。①②③④分别从政治、经济方面“破历来之陋习”。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19世纪后期,德国、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取得较快发展,其相同原因最主要的是
A.比较成功地进行了政治变革
B.中央政府权力削弱
C.积极推行对外扩张政策
D.外国移民大量涌入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明治政府的哪些措施为推行改革奠定了基础
①废除藩国,中央直接管辖地方
②废除领主土地所有制,承认土地私有
③取消等级身份制
④取消武士阶级的特权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