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古希腊哲学家对欧洲和伊斯兰教的文化传统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直到17世纪,绝大多数的欧洲哲学家仍然把希腊人看作是思想的权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罗马法学家西塞罗很受苏氏哲学的影响,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带到了地上,带到了家庭中和市场上,带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论苏格拉底的法律思想》
材料二 困扰柏拉图的是他不能获得令其满意的知识来控制世界。……在寻找这一问题答案的过程中,柏拉图形成了自己的看法:我们所生活的世界并不是一个唯一的世界……实际上,不是一个真实的世界,而只是表象或者理念世界的不完全反应。……只有那些在追求智慧的过程中运用自己推理才干的哲学家才能知晓这个世界的秘密。
——《新全球史》
材料三 尽管是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最后不再相信柏拉图的表象和理念的理论,他认为这一理论对理解世界是不必要的。……他的著作表达了对世界全面而连贯的理解,以至于他后来的学生,中世纪的基督教学者称其为“知识之父”。
——《新全球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与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西塞罗这一观点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归纳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并指出“哲学家”在柏拉图政治思想中的重要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与所学知识,概括亚里士多德对待柏拉图的态度,并分析他被称为“知识之父”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题 集古代希腊科学文化知识之大的百科全书式的学者是
[? ]
A.毕达哥拉斯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亚里斯多德
3、判断题 东汉人刘向的《说苑》中记载,东郭子惠问于子贡曰:“父子之门何其杂也?”子贡曰:“夫隐括之旁多枉木,良医之门多疾人,砥砺之旁多顽钝。夫子修道以俟天下,来者不止,是以杂也。”色诺芬则回忆说:“尽管他(指苏格拉底)接待了许多希望听他讲学的人,其中有本国公众也有外国人,但他从来没有因为讲学而向任何人索取过报酬,而是以其丰富的学识好不吝惜地向所有的人施教。”根据材料,孔子、苏格拉底两位先贤教育实践的共同之处应为
[? ]
A.有教无类
B.学思结合
C.循序渐进
D.因材施教
4、判断题 下图选自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拉斐尔的名作《雅典学园》,图中左侧手指向天的老者为柏拉图,手掌向地的学者为亚里士多德。依据所学知识判断,师生二人应该是在下列哪一问题上持截然相反的观点

[? ]
A.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
B.学园应该培养城邦的上层人才
C.国家的统治者应由哲学家担任
D.出色的学者应涉及广阔的学科领域
5、判断题 历史上称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及其弟子为“逍遥学派”,主要原因是他们
[? ]
A.教学方法别具一格?
B.和马其顿王室关系密切
C.崇尚空谈,脱离实际?
D.经常讨论唯心主义世界观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