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APEC的成员国是
A.亚洲国家
B.发展中国家
C.西方国家
D.环太平洋国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亚太经合组织是当前规模最大的多边区域经济集团化组织;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国目前有21个国家和地区;地跨亚洲、大洋洲、南北美洲四大洲,成员国遍布环太平洋地区。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秦汉时期山林属国家所有,不允许私家占有山林湖泊。东晋以后,世室大族在南方擅占山泽。晋城帝颁布了“占山护泽,强盗律论”的禁令,但难以执行。豪强之家违法占山封水,政府无力制裁。平民百姓却无此特权,“富强者兼岭而占,贫弱者薪苏(柴薪)无托”。南朝宋孝武帝实行改制,允许私家合法拥有山泽产权:按官阶等级设限,第一、二品可占山三顷,依品级递减,九品及百姓占山一顷;“若先已占山,不得更占;先占阙(缺)少,依限占足”。私人合法取得山林产权后,山林开放成为常态,产权国有与私有并存。
——摘编自赵冈《中国历史上生态环境之变迁》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作用。(9分)
参考答案:(1)北方战乱,人口南迁;豪强大族擅占山泽,百姓无权享有山泽之利。
(2)确定山泽占有私有制;缓解山泽占有的矛盾;保护了官僚阶层的经济利益;推动了南方开发,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本题解析:(1)第一问,概括南朝山泽管理制度改革的背景可以依据材料进行概括整理,也可以依据教材中南朝相关名实来回答。本题需要从经济史教材中的第三课与政治史上的选官制度来综合分析,从这两个相关的知识点可以得出南朝山泽改革的背景。南朝时期由于政治上的依门第选官制度,使得士族势力强大 所以他们控制山林河流之利,这种现象是加剧了阶级矛盾的,同时也造成了地方强大而中央政府弱小的局面,所以要改革。
(2)第二问,首先要依据第一问的背景来分析归纳出部分答案,然后再依据材料内容及教材上南朝经济发展的相关内容来分析整理。经济体制改革都是要部分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发展的,所以它都会不同程度的推动经济的发展,这是个套路答案。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图所示为1960 ~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其中1962~1965年的变化是由于

A.《论十大关系》的发表
B.中共“八大”的召开
C.铁路交通秩序的整顿
D.“八字方针”的实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AB是在1956年,C是在文革时期1975年邓小平提出全面整顿,与题干时间不符;1959——1961年出现三年经济困难,针对这一局面,党和政府提出“八字方针”,调整国民经济,因此选D。
点评: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运动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20世纪60年代初党和政府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中心是调整),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郑观应在《商务叹》中云:“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办有成效倏变更,官夺商权难自主……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郑观应所叹史实
A.促进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B.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C.体现了“商战”思想
D.推动了收回利权运动的兴起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某校学生准备举办一个“文革往事”的讲座,他们打算请亲身经历过文革时期的老师做主讲人,请你根据下面几位老师的出生年代,帮助他们确定最合适的主讲人(? )
A.黄老师 1947年
B.张老师 1966年
C.李老师 1972年
D.郑老师 1978年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文革”正式爆发是在1966年,应该寻找当时的成年人做讲座,因为成年人比儿童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强,对“文革”的认识更加深刻,所以结合备选项中的四位人物,只有A在“文革”是成年人,B C两项是未成年人,D出生在“文革”之后,所以答案选A。
点评:高考对“文化大革命”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文化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党内“左倾”错误占据主导地位,重要原因是毛泽东对形势做出了错误判断;②“文化大革命”对民主法制破坏的表现;③“文化大革命”的教训:必须重视和加强民主法制建设。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