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省级导航 | |
|
|
高考历史必备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高频试题特训(2019年最新版)(八)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史料阅读及史实再现能力。A项不正确,因为在封建制度下,政府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商人要交纳很重的赋税。CD两项也是错误项,商人只是买卖商品并不生产产品,这与封建国家的政策相悖,所以答案选择B项。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下图为清朝乾隆时期中国某个城市的面貌。从飘扬的外国旗帜中,我们可以判断这个城市是 |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清政府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留广州一处海关通商,所以可以判断此城市为广州。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麻曾是中国古人重要的纺织原料,很多成语都提到了麻,例如:披麻救火、快刀斩乱麻、皂丝麻线和心乱如麻等,但是到了明代,民间麻的种植量大大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官营手工业对民间手工业的冲击
B.来自西方工业化生产的冲击
C.更加舒适廉价的棉纺织品的冲击
D.丝织业快速发展带来的冲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宋代时我国棉花种植及棉纺织技术已推广到闽粤等地。元代时棉纺织技术进一步发展 ,棉布逐渐成为当时民众的主要衣料。明朝时期棉花的种植进一步扩大,民间麻的种植量大量减少,所以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手工业的发展?棉纺织技术。
本题难度:一般
4、简答题 (14分)近代以来,中国经济经历了从小农经济向近代经济的转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精耕细作的密集型农业,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其完美的水平,中国的经济好像已陷入了一种“高水平平衡的陷阱”之中。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在过去,由于明清两代政府抑制贸易和航海事业,中国的经济变成了内向型的。在19世纪中期的战争和叛乱危机中,新活力的诸种因素正在聚集。1860年以后,对外贸易急剧增长,中国建立起它最初的现代企业。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 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清政府开展了“自强”运动,……这场变革“仿效西法”,虽取得一时成就,但“徒袭人之皮毛,而未顾己之命脉”,“自强”的目的并没有达到。……“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在半殖民地的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逻辑受制于外部的国际关系的演变。
——《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三 著名的实业家宋裴卿1932年成立了“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决心走实业救国之路。……1935年4月,筹建新厂,设备齐全,机器先进,使“东亚”成为天津民族工业中的佼佼者。1937年“七七”事变后,“东亚”在夹缝中挣扎了8年,多次陷于困境。到1948年,“东亚”已是奄奄一息了。
——《百年巨商》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造成近代中国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有哪些?(3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清政府开展的这场“自强”运动在经济领域取得了哪些成效?(3分)据材料二指出“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开足马力的因素有哪些?(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东亚”企业在30年代得以快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3分)1937年后该企业渐趋衰败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4)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应如何应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潮流?(2分)
参考答案:
(1)小农经济高度发达;列强入侵;重农抑商和海禁的政策。(3分)
(2)成效:在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引进先进的技术,培养了一批技术人员;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3分)因素:第一次世界大战;辛亥革命。(2分)
(3)因素: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实业救国;技术设备先进。(3分)
最主要原因:战争。(1分)
(4)顺应潮流;保持民族独立。(2分)
本题解析:第(1)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精耕细作的密集型农业,传统技术发展到了极其完美的水平,中国的经济好像已陷入了一种“高水平平衡的陷阱”之中。”可以概括出小农经济高度发达;由“西方的干预对中国经济体制的运转,产生了深刻的冲击”可以概括出列强入侵;由“在过去,由于明清两代政府抑制贸易和航海事业,中国的经济变成了内向型的”可以概括出重农抑商和海禁的政策。
第(2)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政府开展的这场“自强”运动是洋务运动。结合所学知识从抵抗西方侵略、培养技术人员、刺激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等角度来回答。第二问由““革命”后民族资本主义就开足了马力。但是这一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巨大进步,更多地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经济奇迹,而较少地受惠于一场早已被军人接管了的革命。”结合所学可知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和辛亥革命。
第(3)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东亚”企业在30年代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是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由“著名的实业家宋裴卿1932年成立了“东亚毛呢纺织有限公司”,决心走实业救国之路。”可概括出实业救国。由“1935年4月,筹建新厂,设备齐全,机器先进,使“东亚”成为天津民族工业中的佼佼者。”可概括出技术先进。第二问由“1937年“七七”事变后,“东亚”在夹缝中挣扎了8年,多次陷于困境。”结合所学可知主要是战争因素。
第(4)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上述材料可知近代以来我国经济经历了从小农经济向近代经济的转变,顺应了历史潮流。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曲折发展的历程我们也可以认识到必须争取民族的独立才能为经济发展提供稳定的条件。
考点: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经济落后的原因;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企业;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战国时期兴建的西引泾水、东注洛河的水利工程是( )
A.西门豹渠
B.郑国渠
C.都江堰
D.芍陂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难度中等。考查战国时期水利工程的地理分布,沟通泾水洛水的水利工程是郑国渠。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 【关闭】 【返回顶部】 | |
下一篇:高考历史知识点《孙中山》考点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