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东方风来满眼春”,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1992年,邓小平到深圳、珠海视察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次讲话? (? )
①提出了真理标准问题?
②再次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使“发展才是硬道理”的论断深入人心?
④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邓小平支巡谈话内容及其影响,第一中的提出了真理标准问题是在1978年,所以排除第一项。其他三项都正确,故答案选择B项。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2006年3月1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延续了五十多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计划”表述改为“规划”。这主要反映了
[? ]
A.中国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B.“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的实行
C.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目标的确定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材料解析题:(11分)
材料一?毛泽东曾说:“荣家是中国民族资本家的首户,中国在世界上真正称得上是财团的,就只有他们一家”。
材料二? 1945年,荣毅仁率先向上海市政府提出将他的产业实行公私合营……“红色资本家”的称呼由此而来。
材料三? 1979年中国百废待兴。邓小平找到荣毅仁,探讨在中国实行对外开放的一些问题。邓小平要荣毅仁在引进外资方面多多出谋划策。……不久,他拿出了“方案”,建议按国际惯例,建立国际信托投资公司。
——以上均摘自《瞭望东方周刊》2005/11/3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这一时期出现的发展实业的有识之士提出了怎样的救国主张?试评价这一主张?(5分)
(2)建国后,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体现出的创举是什么?试阐明中国共产党采取这种政策的理由。(3分)
(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大批吸引外资的目的是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
参考答案:(1)评价:他们主张的“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成为当时的两大思潮。(1分)“实业救国”在当时具有爱国的进步意义,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随之壮大起来,同时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分)但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里“实业”不能救国,只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才能挽救民族危亡。(1分)
(2)创举:赎买政策(1分)
原因:民族资产阶级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作出了贡献,民族资产阶级愿意接受改造。(2分)
(3)目的:发展社会主义经济。(1分)
作用:补充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分)
本题解析:本题以荣毅仁为切入点,考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史和对外开放的政策。第(1)
问的评价要注意从两个方面解答。第(2)问可根据课本作答。第(3)问要结合政治课的内
容。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
[? ]
A.集中于沿海地区
B.形式多样,地域广泛
C.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
D.从沿海到内地再向边境地区扩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50年代末经济建设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错是?
[? ]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
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