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nbsp; 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有亡国,有亡天下……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下列历史事件中符合“亡天下”含义的是:
A.1937年的七七事变
B.1912年的清朝建立
C.1927年,北洋军阀基本被消灭
D.1644年的明朝灭亡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按照顾炎武的说法,国属于一家一姓,天下属于百姓。明清灭亡属于顾炎武说得“亡国”,即朝代更替;1931年九一八事变还没发展到亡天下的地步,1937年的七七事变则使中华民族面临重大民族危机。
考点:明清进步思潮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顾炎武的思想主张。明清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提出了反对宋明理学、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主张发展工商业等主张,被称为进步思潮。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主要内容实质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某位思想家曾嘲讽儒者道:“儒者之学全无头脑……鄙儒无识,俗儒无实,迂儒未死而臭,名儒死节狥名者乎!”根据所学知识,该思想家最有可能是
?
?
?
A.朱熹
B.黄宗羲
C.李贽
D.顾炎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A朱熹强调“存天理,灭人欲”;B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C李贽挑战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揭露道学家的虚伪,强调人的正当私欲;D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材料认为儒学家鄙俗无知、沽名钓誉,最有可能是李贽所说。故选C。
考点: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
点评:明清之际出现了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进步思想家,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促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一定影响。他们的思想反映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要求,促使中国早期启蒙思想的产生,具有解放思想的进步性。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不属于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共同思想的是
A.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B.主张“人民为主”
C.重视钻研学问,提倡实践中求真知
D.重视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儒家思想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和世界文明史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重要原因之一,是它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观点完善自身的理论体系,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被吸收的学派观点先后是
①佛教禅宗
②唯物思想
③佛教和道教
④道家和阴阳五行家
⑤法家和道家
A.①②③④⑤
B.⑤④③①②
C.④③②⑤①
D.⑤③①②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选择题 “人之异于禽兽,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句话体现了哪一派别的思想?
A.佛教
B.道教
C.理学
D.基督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