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对中国古代“人与自然”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陶渊明的田园诗反映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B.唐诗“忆昨深山里,终朝看火耕”反映的现象不利于生态平衡
C.古代洞庭湖地区围湖造田,对生态坏境产生不利影响
D.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完全没有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选择题 下列对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反对君主专制是其共同思想主张
B.其主张对我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C.其思想体系与先秦儒学无继承关系
D.其思想主张是当时社会变化的体现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选择题 朱易安在《汉学研究中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一文中说:“反思我们的研究便会发现,对于我们自己的传统文化体系,我们并没有好好地梳理;传统文化的研究往往缺乏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脱离了社会现实的研究,本质上是丢弃了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精神。”朱易安所说的“最根本的精神”是指
A.天人合一学说
B.经世致用学说
C.知行合一学说
D.格物致知学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朱易安认为“传统文化的研究往往缺乏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脱离了社会现实的研究,本质上是丢弃了传统文化最根本的精神。”因此,他所说的“最根本的精神”指的是关注社会现实的经世致用学说。故选B。
考点:经世致用学说
点评:中国古代倡导经世致用的思想家是顾炎武。还可以考查顾炎武的思想:
顾炎武说:“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这一思想的深远影响在于
A.动摇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B.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社会责任感
C.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D.推动了民主革命思想的形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明清之际形成的进步思想,最能从根本上体现时代潮流的是
A.“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
B.将学术研究和现实相结合
C.“理”并不是世界的本原
D.“工商皆本”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明清之际,社会最根本的变化就是社会经济结构逐步改变,商品经济蓬勃发展。商品经济取代封建经济的主导地位已经成为人类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时代潮流。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明清时期产生了一批具有民主思想的进步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反映了一定的时代要求,这个“时代”指( )?
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
②封建制度衰落时代
③资本主义形成发展时代
④封建制度高度发展时代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反映了明显的时代要求。在明朝商品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这股进步思潮就是反应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要求;另一个方面,也反映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因此①②是正确的。此时,中国尚处于封建阶段;但是也处于封建社会的衰落时代。因此③④错误,故选C
考点:明清进步思潮
点评:明清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提出了反对宋明理学、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主张发展工商业等主张,被称为进步思潮。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主要内容实质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