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下表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各方参会代表的人数,此表最能说明的实质问题是
会议总代表662人
|
党派代表
| 165人
|
人民解放军代表
| 71人
|
团体代表
| 235人
|
区域代表
| 116人
|
特别邀请人士
| 75人
|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代表来自各行各业
B.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人数很多
C.参加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派别很多
D.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一届政协代表的组成十分广泛,有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民主人士、各人民团体、人民解放军、各地区、各民族及国外华侨。从代表的广泛?性来看,这是一次全国人民大团结的盛会,它实际上具有代表全国人民的性质。据此?最能说明的实质问题是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具有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读下列“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支持中国票数增长示意图”,对这一增长结果解读错误的是 ( )

A.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
B.中国正式成为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力量
C.是推动中美关系趋于解冻的因素之一
D.中国逐渐打破帝国主义的外交孤立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历届联大讨论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支持中国票数呈现增长趋势,ACD都表述正确,B表述错误,因直至今天,世界格局日益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但多极化格局尚未最终形成。
点评: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背景:
(1)新中国成立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唯一合法政府。由于美国的抵制政策,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直被台湾的国民党集团所非法占据;
(2)20世纪70年代,中国国际地位的日益提高,广大发展中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概况:
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代表大会以压倒多数,通过阿尔巴尼亚、阿尔及利亚等23国提案,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包括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席位,并将国民党集团的代表从联合国驱逐出去。
3.意义:
(1)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突出说明长期以来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
(2)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反映世界各国人民对中国人民友好的历史潮流,极大地增强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人类进步事业的力量。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国古代封建官制取代世袭制,适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A.拓宽了官吏的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用人权
D.实现了选贤任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题干中“封建官制取代世袭制”的设问,主要从封建社会的用人方面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其中“取代”隐含着封建社会用人制度的开端,故答案选C。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10年是孔子诞辰2561年,上海世博会山东馆设计推出高2.561m的铸铜贴金孔子雕像,辅以由39句《论语》经典名旬设计的文字浮雕墙.以“孔子厚德仁爱的文化胸怀铸造城市灵魂”提升了展示内涵。下面四句话中,你认为不能被选为上海世
博会山东馆开篇序语的是
A.“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B.“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C.“君子和而不同”
D.“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行”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
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
庄重是自傲与顺从之间的中庸
谨慎是无耻与羞怯之间的中庸
文雅是滑稽与呆板之间的中庸
高尚是卑屈与顽强之间的中庸
娇柔是病态与坚韧之间的中庸
材料2:好奇心是人类了解自己和环境的一种基本需求,如果没有好奇心,人类将永远停留在懵懂无知的阶段,问题是引导好奇心的基本想法。如果这些问题具有普遍性,意在了解世界和人类自身,那这些问题就是哲学问题。甚至可以这样说:技术专家力所不及的问题,便可称为哲学问题。例如:生活的意义是什么?世界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人性本善还是本恶?等等。
材料3:亚里士多德对人的本质曾下过三个论断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
人是理性的政治动物
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
(1)材料1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什么政治观点?他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
(2)根据材料2、3,请你说一说人的本质的认识是什么?
参考答案:(1)中庸之道;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过度、不及、中间,任何行为和感受都有一个中间性的问题,过度与不及产生失误,中间往往能够获得成功并受到人们的尊重;看法:是一种明智的态度与方法,是一种境界。(2)发现、创造、本善、本恶、良知、理性等。(可以根据理解获取更多信息)
本题解析:本试题主要根据课本知识的运用老考查学生的能力,第一问中要求从材料中提炼取得和课本知识中取得;第二问取决于你所学知识和你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当然必须与材料相符合。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