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分定而无制,不可,故立禁;禁立而莫之司,不可,故立官;官设而奠之一,不可,故立君”这反映了哪派学说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2、判断题 20世纪初,中国偏远乡村出现了“穿洋装谒孔子”的现象。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中西文化交融碰撞的结果
B.启蒙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重大影响
C.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频临崩溃
D.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3、判断题 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召开后,全国各大报纸的报道中都有这样一段:“根据总监票人报告,有效票3040张,其中同意票3037张,反对票没有,弃权票3张。现在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由本次会议通过。”据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①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
③会议的召开推进了国家领导体制的改革
④会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
A.①③④
B.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4、判断题 以下是中国古代两本史学名著的篇目,与这两本书体例相同的著作分别是

A.司马光《资治通鉴》/希罗多德《历史》
B.司马光《资治通鉴》/司马迁《史记》
C.司马迁《史记》/袁枢《通鉴纪事本木》
D.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
5、判断题 据统计,“九一八事变时,外国人投资有42.8%集中于上海”;七七事变前,外国人的银行业投资有79.2%集中于上海,进出口和商业有80%,工业有67.1%。”造成以上变化的原因是
A.东部沿海受外国经济渗透最早
B.国民政府忙于内战忽视建设
C.内地民族工业力量薄弱
D.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侵华战争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