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是以下哪个条约的主要条款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与英法俄美四国签订《天津条约》,其中规定“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外国传教士可以到内地自由传教等相关内容,所以答案选B,A C D三项条约中无此内容。
考点: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不平等条约
点评:中国近代以来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大量不平等条约,这就为试题考察其内容提供了充足的资料来源,需要我们必须牢记的不平等条约有《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1949年3月,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提出全党工作重心的转变,这意味着
A.农村土地革命的胜利完成
B.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阶段基本结束
C.对工人与农民阶级地位的重新认识
D.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迅速展开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七届二中全会召开时解放战争已经胜利在望,因此提出的“工作重心”是从乡村转移到城市,也即从“包围城市”转?变到“夺取城市”、?“管理城市和发展城市”?。A项要到1952年底新中国土地改革基本完成;C项的“认识”未变(工?人阶级领导,农民阶级配合)?D项是从新中国成立时开始的。
考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点评:因果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旨在考查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泪的或结果等。考查的角度有两方面:第一种形式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结构是题干为果,备选项为因。第二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其结构是题干为因,备选项为果。常用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本原因、主要原因等表示。解题方法: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中国式的革命发展道路是毛泽东在“工农武装割据”理论中提出的,不属于该理论内容的是
A.土地革命
B.根据地建设
C.武装斗争
D.统一战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最近,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公布了蒋介石1917年至1931年的日记,吸引了各国学者的关注。蒋介石在日记里可能涉及的事件是
A.参加北伐战争
B.拒绝张杨兵谏、导致西安事变
C.组织徐州会战
D.组织对红军第五次围剿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依据材料分析历史问题和论从史出的能力。B、C、D分别是1936年、1937年、1943年,都不在1917年至1931年的范围之内,不符合题意,所以选择D。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万里长征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在近代,仁记洋行(下图)是天津最有名的英商实业,它进驻天津应在

A.《南京条约》签订后
B.《天津条约》签订后
C.《北京条约》签订后
D.《黄埔条约》签订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1860年中英、中法签订《北京条约》规定: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对英法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故此题选C项
考点:《北京条约》的内容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不平等条约的内容,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其危害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