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选择题 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学说,后世尊称他为“亚圣”,并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的观点中,成为中国早期民本主义的思想基础的是( )
A.“奖励耕战”
B.“崇尚自然”
C.“民贵君轻”
D.“无为而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在孟子思想中能够体现早期思想基础的是“民贵君轻”的内容,故选C。A项是法家思想;BD项是道家思想,直接排除。
考点:战国百家思想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百家争鸣各家思想的主要内容。战国各家思想由于代表的利益不一样,观点也不是一样,儒家、墨家、法家和道家是考试的重点。百家争鸣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中国传统文化在此时基本定型。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百家争鸣的背景和影响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明朝王世贞曾经说过:“凡贸易,金太贵而不便小用,且耗日多而产日少;米与钱贱而不便大用,钱近实而易伪易杂,米不能久,钞太虚,亦复有浥烂(潮湿霉烂)。是以白金之为币,长也。”这段话说明当时广泛应用的货币是()
A.黄金
B.白银
C.纸币
D.贝壳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古人所谓“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强调的是祭祀祖先、悼念死者的教化作用,属于
A.儒家思想
B.道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清上述四家的核心主张:道家主张无为而治;法家主张以法治国;墨家主张“兼爱”,消除亲疏、贵贱的分别;孔子主张“以德治民”,强调用“德”教化百姓。通过对祖先功绩的追忆,达到“民德归厚”目的,正是儒家的思想主张。所以正确答案是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主张
本题难度:困难
4、选择题 战国时期各国出现了一系列变法运动。这些变法运动是
A.周王室为巩固“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地位
B.奴隶主贵族巩固统治的尝试
C.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必然结果
D.违背历史发展趋势的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下列各项不属于隋唐商业繁荣的表现的是
A.唐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
B.开元通宝是唐朝通用的货币
C.唐朝后期,一些繁华的大城市中有了夜市
D.市中有邸店和柜坊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